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01-12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背景


休闲旅游业作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已经进入了党和国家政策支持的领域。近年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以三维生态休闲旅游业为重要经济增长点的政策和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年规划钢要》(以下简称《纲要》)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服务业”提出第二节旅游业积极发展:“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同等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线路建设。促进旅游特色发展和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全面推进生态旅游,深入发展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党中央、国务院最近提出“绿色发展战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学等提出了更重要的地位。项目建设是绿色产业的驱动项目,是生态、农林产品、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绿色基础,是文化、动态、植物科学交流的重要平台。本项目建设是改善咸丰县生态、经济、文化、特色旅游、科技包容性发展的关键措施。


2.社会需求背景


该项目位于察哈尔右翼前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可以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它可以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项目区的整体城市形象。


3.我国休闲产业发展需求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文化、农业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农业生活和农村习俗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服务。从农村产业的角度来看,休闲农业是一个结合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和服务业)的新产业,也是一个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多功能现代农业。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发展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始于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后来从欧洲国家扩展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国家和台湾。目前,休闲农业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综合功能的新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


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和管理人员,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技术和概念的交流,不仅让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让农民改变观念,提高质量,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继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设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2009年至2016年,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许多挑战,规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环保社会的基本要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紧迫的形式。


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土地份额和水资源份额仅为世界人均份额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此外,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我国经济仍以传统广泛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生产模式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出口将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农业有限资源将加速耗尽,农业环境和资源压力将严重限制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简而言之,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可以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实施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实施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的需要


1)项目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要求。


《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光热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的丰富优势,结合特殊自然条件,构建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发展战略模式。鼓励和支持粮食、棉花、石油、糖、畜产品等大宗农产品的集中发展;其他农业地区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形成若干农产品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聚集在优势产区。有效地改善农村土地。建设一些现代农业示范区。


根据国家主要功能区规划和西部地区生态地理特点,在生态脆弱、生态系统重要的地区,严格控制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适度控制其他发展活动,缓解发展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压力。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加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加强水源保护、水土保护、防风固沙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强总体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从分散治理到集中治理,从单一措施到综合措施,从重点数量到提高质量。巩固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完善政策和相关配套设施,将生态建设与替代产业发展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生态建设体系保障。


推进能源生产利用改革,调整优化能源开发布局,重点建设鄂尔多斯盆地、蒙古东部、西南、新疆等国家重点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提高能源保障水平。重点建立东部、云南南部、秦巴山、武陵山等地的高效木材生产基地,提高木竹等原材料的供应能力。


该项目充分利用了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多个产业的集合,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壮大。


2)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和趋势。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演变,将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传统线性增长经济体系转变为依赖生态农业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被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也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发展生态农业和建立生态循环社会作为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食物网”的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该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形成一种高效、联动式的循环经济体系,使无机环境、动植物以及土壤之间形成闭路式能量和物质循环系统。在我国,正是循环农业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发展循环经济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要求


《意见》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种植业结构。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改造,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发展。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土壤测量配方施肥和病虫害专业统一防治,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倡导保护农业,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设施农业和城市观光农业,支持赤峰、通辽等地区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将土豆纳入国家良种繁育补贴范围,逐步扩大土豆原种生产补贴规模,对土豆脱毒土豆给予良种补贴。增加对粮油生产县(旗)的激励支持。


察哈尔右翼前旗继承绿色生态园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正式符合《意见》的要求,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好快速发展。


2.项目实施需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


“十三五”在此期间,国家将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农业,加快园艺产品、畜产品高效农业、优质农业、外向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探索企业、集团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密集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和品牌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本项目将努力打造集生态农业、智能农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林下经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高效农业和产业化建设。


3.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依托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节约资源、环保社会的基本要求。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水乳融合,使农业经济体系更容易和谐地进入自然生态体系的物质循环过程;农业产业构成特征更容易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农业产业体系是种植产业体系、林业体系、渔业体系、畜牧业体系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农产品贸易服务体系、农产品消费体系的耦合体。农业部门之间“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特征是建立和加强生态循环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相对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设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业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循环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减轻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倡导生态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生态农业将在中国迎来巨大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集约化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发展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传统农业的分散、高消耗、低效、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生产形式逐渐不适合现代农业的要求。农民渴望有一种快速、低消耗、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农民也迫切需要在资本、信息和技术方面得到支持和指导。农业观光公园的建设不仅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示范,而且还吸引了城市居民来这里旅游。城市居民到农村农村旅游,将带来大量的科技理念、市场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农民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观光公园的高效农业也可以吸引城市居民投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此外,它还可以促进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5、需要建设农村旅游圈


结合察哈尔右翼前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构建郊区及农村旅游圈,发展重点:一是强化和完善水泉村的旅游服务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项目,形成区域性的旅游服务基地。二是重点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生态康体、会议服务旅游产品,完善察哈尔右翼前旗旅游度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强化生态型项目的建设。三是依托区域现有的资源,提升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发展企业化管理,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四是积极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以适应公众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2.1.1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到2020年,达到15亿,总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旅游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都不会改变,未来10年旅游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生态旅游、冒险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各种主题旅游项目将迅速崛起。


2014年,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出境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国内游客36人.11亿人次,收入3.人民币03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万亿元.7%和15.4%;入境游客1.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053,人数28亿.8亿美元;中国公民出境游客人数达到1.07亿人次,旅游费896.4亿美元;全年旅游总收入3.73万亿元人民币。全年旅游业正确GDP综合贡献为6.61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39%。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开放和发展,对旅游业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2015年,中国旅游业直接投资超过1万亿元。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计划建设5万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万亿元,年均增长15元%。因此,我国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


在旅游业态中,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自然的适应市场机制的旅游,也是国家政府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目前,生态旅游有两个最流行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环境保护,实现当地生态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和现有的自然文化景观,不干扰自然区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旅游的负面影响,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经济活动。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发展,人们发现生态旅游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特别是在典型的自然环境中放松。


因此,我国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以绿色养生为主的旅游业态发展潜力无限。


2.1.2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现代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19世纪,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社会化旅游业开始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发展高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收入增加,工作时间从每周72小时减少到不到40小时。此外,随着铁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旅游业逐渐成为工业国家公众的普遍生活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约有60年代%英国人每年外出度假,包括四个晚上或更多的时间;瑞士83%瑞典每年度假一次,80岁%,挪威和芬兰是7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家庭消费结构中,旅游业一直处于支出项目的前大项目之一。世界上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数从1950年的250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6亿多人,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飙升到4000多亿美元。


中国目前的旅游业状况正处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达国家,旅游业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新需求。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驱动的经济变革浪潮之后,本世纪,人类至少将经历由休闲、生命科学、超级材料、新原子时代和新航天时代驱动的五波浪潮,2015年休闲时代将处于主导地位。从国外的角度来看,人均年收入为500美元—800美元是旅游消费的快速扩张期。目前,我国人均年收入已达8000美元左右,部分城市已超过1万美元,为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长假的出现已成为旅游热点的推动者。据估计,假期每增加一天,游客就会增加10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定性的变化,进入小康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家电、食品等物质消费,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休假、娱乐消费越来越迫切的新基本需求,假日旅游热是定性变化的直接反映。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休闲自由,更提倡回归自然,这是未来社会生活的总体趋势。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正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2.二 我国休闲旅游业发展


2.2.1 休闲农业相关概述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结合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和农村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强农业和农村体验的农业经营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2-1.五种休闲农业模式


2.2.2 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分析


截至2014年底,全国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0人.5亿人次;2015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11亿人次。


图2-2: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人次规模


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内涵不断提高,发展模式不断变化。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4100亿元。


2.2.3 分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前景


农村基本条件的改善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在这样做“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资不断加大,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大大提高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水平、人员素质和生活环境,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休闲时间的增加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时间保障。《国家旅游休闲纲要》已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推进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随着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除带薪休假外,工人阶级的法定节假日全年增加到115天,特别是3天内的101天,最适合低价、短期、短期消费,休闲农业必将成为消费的主要战场。


各方主体的高热情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大多数农民通过经营休闲农业,为休闲农业提供配套服务,实现就业收入增加,受益,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地方政府看到了休闲农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看到了休闲农业在农民生活和工作、放松市民、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工商资本注重休闲农业的高效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投资参与的热情也很高。


2.2.4 预测中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在农村度假,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到2020年,休闲农业已成为跨越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十三五”在此期间,我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人%预计到2020年,中国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7665亿元。


2.3 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2.3.1 目标客户市场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定位目标客户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旅游需求


包括家庭结构、人均收入、文化水平、旅游欲望和偏好等因素。一般来说,人口多,人均收入高,增长快,旅游欲望强,旅游需求大,旅游市场客户充足。


2.旅游消费特点


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性格、文化背景、习惯等不同,不同潜在游客的旅游消费特征存在差异。


3.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为什么人们被吸引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因为它可以为游客提供他们在自己的住所或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东西。


1)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越有品味,越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2)位置条件:包括空间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一般来说,在既定的收入和交通条件下,较近的旅游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而较远的旅游区则相反。交通条件是游客可达性的前提。交通越方便,可达性越强,游客就越有吸引力,游客市场就会扩大:否则,游客的规模就会受到限制。


3)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和系统环境的供应能力: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无疑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吸引游客的条件之一。此外,目的地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效率、安全保障、旅游环境等都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4)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将形成竞争游客的竞争局面,游客将被转移,从而影响游客的规模。但在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异质化的情况下,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难以替代,形成互补关系,有利于游客的聚集和规模的扩大。因此,旅游区需要建设项目旅游产品要突出特色和亮点,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2.3.选择2 目标客源市场


1.客源市场区域分布定位


项目目标客源市场的定位不应该是单一目标,而应该是多目标;随着客源市场的变化,不应该是固定的,而应该是动态的。


将周边市县等地方定位为本项目的一级客户市场。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与这些旅游景点相结合。此外,如果组织得当,旅游线路安排合理,形成咸丰县国内旅游线路,在现有景点热线的推动下,将有更多的游客参观。以本项目为中心,方圆300公里覆盖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的游客可以很容易地到达项目所在地,并将这些城市作为二级客户市场。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预测一级市场占60%%、二级市场占40%。


2.定位旅游动机和目的


近期应定位在休闲度假市场;中长期定位逐步扩大到自然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等客源市场。


根据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分析,以休闲度假为旅游日的游客最多。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假日休闲度假旅游,以稳定现有的客户市场。


在中长期,随着景区业态的深入发展,其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品牌特色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自然生态体验、户外体育休闲等客户市场将逐步发展。


3、游客年龄结构定位


近期和中长期将主要定位在中青年和儿童市场。旅游业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还要有时间、激情和精力。因此,旅游活动主要是中青年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活方式之一。根据咸丰县其他景点的调查结果,目前有15名游客前往当地—45岁的游客最多。景区的旅游资源特点能满足这些人对环境的要求。


上述目标市场定位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的,是一种三维的市场定位。根据这些市场定位,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措施,将上述潜在目标市场转化为现实目标市场,可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2.4 景区市场规模预测


2.4.1 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


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预测未来游客的发展规模。在预测景区未来游客规模时,应充分参考以下因素:


1.促进市场发展的因素


1)大型项目的启动效果和景区的全面开发建设。


2)新的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


3)旅游线路和大型节日的结合将使游客数量在短期内爆炸性增长。


抑制市场发展


1)旅游环境容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客流。


2)周边其他同质旅游目的地分散本区客源。


2.4.2 预测旅游消费水平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现状。


2、主要客源地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高低。


3.主要景观的项目开发战略、建设和生命周期变化。


4、旅游消费构成比例随时间的变化。


5.社会旅游消费热点的变化。


6.不同类型游客消费水平的差异。


根据景区的战略部署,由于新景区知名度低,景区功能不完善,游客数量不多,游客消费水平缓慢提高,旅游收入增长不明显。


2.4.3 游客规模预测


根据对旅游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的分析,综合考虑各规划期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要求,预测游客规模的年际变化。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平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2.5 项目产品营销策略


2.5.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强大的广告策划公司,对项目产品进行新颖独特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加深印象。


2.实现项目旅游营销模式“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精准营销,在做好线下营销的同时,在线营销。做好网站建设、、、、集团购买等互联网营销模式,除提供农村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旅游价格、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村庄特色、民俗、住宿餐饮信息外,还可建议游客参观路线、时间安排、住宿安排等“卖产品”,转变为营销农村休闲生活方式。


3、公司将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展览。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认可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借助其渠道推广公司旅游产品,使项目能够得到公众的快速认可。


4.项目通过农村旅游O2O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高效管理。通过与旅游网站的合作,对闲置的农村旅游资源进行度假租赁的分级、整合和大规模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在线展示和预订,并借助平台的影响力通过APP与游客进行在线互动。完成农村旅游前在线服务,如在线信息展示、营销、互动、决策、预订、支付等,以及线下个性化、多样化的农村旅游体验的闭环过程。


5.网上互动,网上订购,“关注抽奖”、“媒体网络互动,公众广泛参与”,线下“古村住宿、自然景观、采摘乐趣、农耕体验、畅享自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可视化技术,打造多种私人定制产品,提供项目产品的实时动态共享,让线上消费者成为线下游客,线下游客成为线上消费的常客。


2.5.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立专项营销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做好宣传服务,维护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宣传册、网络宣传等方式开发新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高项目产品质量,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市场。只有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保持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探索和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法,引导客户在各种情况下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训全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大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团队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解技术,擅长营销,融合客户”营销人才。


略……

                       

工艺陶瓷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