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Led灯具生产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01-12

1.2 项目背景


1.2.1 政策背景


1、符合“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展目标


“十二五”提出规划第六篇“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规划目标,规划指出,“面对日益加强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注重节能减排,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开展1万家企业的节能低碳行动,进一步推进全国节能减排行动。


我国是照明产品生产消费大国,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居世界第一,采用高效LED产品替代白炽灯,促进我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和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环保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要求


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修订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以下简称《大纲》)。根据1996年版基于1996年版的大纲,充分考虑了过去10年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高能耗技术、技术和设备的重点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大纲》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和各行业的技术政策相衔接,充分反映了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它明确提出了相关性LED相关鼓励政策:绿色照明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和产品、高光效、长寿命、显色性好的电光源。


修订后的大纲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城市和民用节能、农业和农村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和保障措施。大纲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编制节能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节能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方向,对指导企业项目投资方向和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符合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的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2010年普通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为27.50%,传统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为72.3%,LED照明产品只有0.2%。2015年的发展目标是60W用白炽灯淘汰上述普通照明,普通照明产品的市场份额将降至10%传统高效照明产品稳定在70%左右;LED照明产品的份额增加到20%以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障措施和鼓励政策,如逐步增加财政补贴LED在商业照明、工业照明等领域,重点推广照明产品LED照明产品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及时将球泡灯等量大、技术成熟LED照明产品纳入补贴范围。鉴于《规划》明确提出10-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多、知名品牌多、质量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15家。中银国际认为,一些具有技术、规模、渠道、上下游整合效应优势的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随着产业规划的出台,预计中央政府实体将实施更多的全国性LED产业刺激计划,地方政府的LED政策支持更有章可循,LED照明投资将加快。在宏观经济复苏的背景下,LED预计产业链整体繁荣也将稳定和复苏。


4、符合“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要求


提出纲要“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的主要目标包括:“(1)以2010年底为基础,到达“十二五”期末,城市照明节电率达到15%;(2)提高城市照明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完善城市功能照明,消除无灯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照明率应达到100%;道路照明主干道亮灯率应达98%,次干道和支路的亮灯率应达到96%;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应达95%,景观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应达90%。(3)促进高效照明节能产品的应用。城市照明高光效、长寿命光源的应用率不低于90%。高压钠灯和金属卤化物灯光源的道路照明灯具在满足配光要求的前提下,效率不低于75%,半导体路灯的系统效率不低于90lm/W。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及配套镇流器的能效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能效限值的要求,节能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优先。照明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得小于0.85.严禁在新建项目中使用高消耗、低效照明设施和产品,两年内全面淘汰低效、高消耗的城市照明产品”等。


综上所述,项目产品符合要求“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要求。


1.2.2 市场需求背景


预计到2015年,中国LED市场需求将达到1927年.4亿,市场规模将达到406.7亿元;2013~2015年,中国LED复合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4.3%。


由于LED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政策,未来市场总体趋势良好。在大型背光领域,随着液晶电视、平板电脑等中大型终端出货量的不断增加,LED随着我国面板产业本地化带动背光本地化采购比例的增加,背光渗透率不断提高,预计2013年~2015年我国LED背光市场仍有30个%~40%增长率。在照明领域,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LED照明灯具的照明效率不断提高,综合成本不断下降,LED照明终端产品价格将继续下降,LED光源在照明领域的渗透速度也会加快。


就需求而言,2013年~2015年LED需求增长也将稳步上升。LED随着白光照明和大型背光源应用的进一步普及,商业照明和民用照明市场将成为整体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到2015年,中国LED市场需求将达到1927年.4亿个。


在需求方面,未来几年,随着下游照明行业的快速扩张和中大功率和亮点LED随着设备产品比例的增加,产品价格下跌趋势逐渐放缓。预计到2015年,中国LED市场规模将达到406.7亿元;2013~2015年,中国LED复合市场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4.3%。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本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鼓励项目:第一类[鼓励]第28款信息产业第21条“制造新型电子元件”;第25条“半导体照明设备、光伏太阳能设备、片式元器件设备、新型动力电池设备、表面贴装设备(包括钢网印刷机、自动贴片机、无铅回流焊、光电自动检查仪)等”政策条款类别。


2、需要国家节能产品推广政策


中国财政部于2013年1 月上旬将“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清单”(以下简称“节能清单”)(第十三期)公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07)51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对此表示反对“节能清单”调整。采购清单A020619 照明设备中,首次列入了LED 照明产品不仅包括镇流荧光灯、双端荧光灯和高压钠灯,还包括普通照明LED 道路/隧道照明产品LED 筒灯和反射自镇流LED 灯。


LED 照明产品首次入选政府采购清单,有望提振LED 照明推广信心。更新政府采购清单,LED 照明产品首次入选,共涉及LED 路灯/隧道灯,LED筒灯,反射自整流LED 中标产品有251、177、90种,涉及84家公司(近20家上市公司),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和省市。


此次LED 照明产品入选采购清单,一是节能需求(LED 因更节能而备受青睐),其次LED 加快照明产品推广需求将有利于LED 照明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渗透有望提振LED 照明推广信心。2013年 LED 照明推广有望再提速。自2012 年5 月广东省LED 照明推广规划出台,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城市出台LED 照明推广计划,2012年10 月LED 各地公布照明示范工程招标结果LED 照明工程加速,预计这次LED 照明产品入选政府采购清单LED 照明推广有望进一步提速,因此我们认为2013 年将是LED 照明推广加速年。


2013推广将惠及各地LED 照明企业。随着照明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和价格的进一步下降,白炽灯在国外欧盟被完全禁止,日本电力短缺。2013年,发达国家的高电费地区LED 照明产品可加速渗透,有利于国内照明出口企业;国内LED 照明产品进入政府采购清单,将为政府推广LED 照明扫除障碍,有望加速LED 照明推广示范,有利于各地LED 照明企业。


有利于节约电力资源,保护环境


照明是人们生产、工作和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照明用电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照明用电已成为中国电力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总用电量约22000亿千瓦时,2006年约2500亿千瓦时,2007年约32500亿千瓦时,照明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12%%,2007年照明用电量高达3900亿千瓦时,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本工程生产LED与白炽灯相比,照明灯的功耗将降低近90%以上。如全国对LED照明灯具的利用率达到30%,当照明每年节约1000亿千瓦时,折扣煤约3660万吨,减少燃煤发电产生的8758万吨二氧化碳、28万吨二氧化硫和25万吨氮氧化物。


4、响应国家和地区导向,履行节能减排社会义务


随着能源的逐步匮乏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发展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节约现有资源无疑将成为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控制措施的重要途径之一。LED它是世界各国大力推广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光二极管由无汞材料制成,不像荧光灯中含有汞,会造成环境污染LED封装设备也可以回收利用。同时,它也是一种低能耗的产品。与光效相同的白炽灯相比,能耗降低了 80%。目前,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政策实施LED产业发展。这已成为世界不可阻挡的环保趋势。


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项目建成后,当地就业率和税收将大幅提高,有助于建立市政绿色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积极形象。本项目产品发光效率高,光通量衰减低,可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医疗、一般照明等领域。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LED株洲不仅可以促进大型企业的产业化LED产业、通用照明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改善全国LED与其他下游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产业发展


2.1.1 我国半导体照明行业现状


2012年是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调整和转型的一年。这种调整和转型不仅体现在产业模式上,也体现在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上。在产业模式方面,虽然产业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但随着行业适者生存和并购的整合,它有资本和生产领先的产品创新企业开始大规模扩大产能,领先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在产业发展驱动方面,照明应用已成为2012年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部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都围绕着它LED照明应用展开。这两种转变有利于改善中国LED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了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在全球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已成为半导体照明应用潜力巨大、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市场。国内照明应用市场的启动将极大地影响全球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发展过程和模式。


2012年,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总规模达到1920亿元,比2011年的1560亿元增长23元%,增长放缓,成为近年来国内半导体照明行业发展最低的一年。其中,上游延伸芯片、中游包装和下游应用分别为80亿元、320亿元和1520亿元。


图2-1:2006-导体照明行业规模为201年半


2012年,我国半导体照明应用领域总体规模达到1520亿元,总体增长率达到24元%,这是整个产业链增长最快的环节,但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近年来增长率最低。其中,照明应用产品产值增长40%,以28%市场份额继续成为市场份额最大的应用领域。LED照明灯具产品产量超过3亿只,国内市场需求快速提升,产品出口比例有所降低,为56%;背光应用增长32%,占整个应用领域产值的19%;2012年最成熟的景观应用增长放缓,为19%,整个应用产值的比例为22%,较2011年有所下降;LED显示屏增长率放缓,应用产值比例降至13%。


图2-2:2012年半导体应用领域分布


2.1.2 行业特点


1、LED行业整体利润合理下降,但仍高于电子行业平均水平


近两年,中国LED该行业也受到全球经济低迷、订单减少、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关闭的影响,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虽然产品销售数量迅速增长,但销售收入没有同步增长,企业的利润率也逐渐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毛利率超过30%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而2011年只有约27%,这一比例在2012年下降到约四分之一。从企业毛利率最集中的范围来看,2010年企业毛利率的集中范围为30%-40%,2011年为20%-30%;2012年为10%-20%。


2.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降幅增加


2012年,国内LED企业产量增长远大于产值增长,LED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各种产品价格下跌20%-40%之间。芯片和设备的平均价格下降了20左右%-30%,而应用产品下降25左右%-40%左右。尤其是一些LED灯具灯、筒灯、直管灯等灯具、筒灯、直管灯等%,平面灯下降40多%。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大规模生产效应;三是加剧市场竞争,促进企业降价,开拓市场。


3.在价格下跌和政策鼓励的推动下,照明和背光市场的渗透率超出预期


2012年,我国LED应用产品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背光应用领域。中国的大型电视LED2011年背光源的市场渗透率为30%2012年60左右%以上LED照明产品财政补贴等产品财政补贴等政策,照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LED从2011年1日起,通用照明的市场渗透率也迅速提高%2012年3日左右增加%以上。这种变化在商业照明领域尤为突出。由于商业照明除照明需求外,更注重气氛的营造,而且对价格不敏感,同时用电时间长,投资回收期短,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而成为目前国内LED照明渗透率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CSA2012年调查分析LED商业照明领域的渗透率超过5%,商业照明中常用的一些灯具类型,如LED筒灯、射灯、直管灯等渗透率快速增长。


4.整体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12年,中国半导体照明行业的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除了包装环节前10名企业的产值略有上升外,扩展芯片和应用企业的集中度也有所下降。由于领先企业的积极扩张和中小企业的表现不佳,2011年的产业集中度为15个.4%提升到16.8%,在应用领域,由于2012年半导体照明行业的投资重点转向下游应用,特别是大量企业LED2011年6月,照明领域不仅使应用环节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且降低了产业集中度.2%降至5.7%。


2.1.3 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已经把握LED光源技术在城市照明、城市景观、交通照明、商业和民用照明项目中的应用被列为中国重大科技节能项目“十二五”计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300万户外将在全国推广应用LED3000万室内照明灯具LED照明灯具,城市照明节能20%的目标。LED根据广东省的规定,该产业已被列为广东省三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LED到2012年,发展规划,LED到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LED工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2010年,中国照明行业销售额超过3000亿元,出口额达到185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全球照明行业,尤其是LED工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需求国。


中国照明业年均50岁%在绿色、低碳、环保的召唤下,以节能绿色环保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成为主旋律,LED发展前景将十分乐观LED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工业LED行业内企业日益增多,实现了自主生产设备、芯片和外延材料,但仍高度分散。由于传统套路的追求,照明行业进入壁垒低,技术含量低,市场上有近万家企业在产品底端市场混战,真正能做到LED很少有照明整合和品牌推广。


LED2012年,照明领域呈爆炸性增长LED平板灯以更先进的技术和环保理念引领市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2.1.4 工业生产技术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光电子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LED它是光电子行业中最重要的光电子材料和组件,是整个光电子行业的基础LED作为第三代革命光源,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国家半导体工程领导小组成立后,在促进半导体照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2.2 市场竞争


2.2.1 优势(strengths)


1.良好的技术研究基础和国外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尽管国内LED产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但部分国内企业通过聘请海外技术人员,技术突破,许多企业获得了独立的知识产权,国内优质企业技术水平与台湾工厂技术水平差异不大,与国际工厂的整体差距也在缩小。


国内一些优势企业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与微电子相比,中国LED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小。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发光二极管(LED),仅比世界上第一个发光二极管晚几个月。总的来说,中国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只有3年左右的差距“863”在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外延片生产、芯片制备、设备包装集成应用产业链,目前从事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设备及照明系统生产规模400多家企业,产品包装在国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3、LED中下游产业具有人工成本优势


半导体照明产业,特别是产业链下游的芯片包装照明系统产业,不仅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难度和风险远低于微电子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相关产业,增加出口,吸收就业。技术成熟后,LED下游包装及设备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我国LED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LED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安全照明、特种照明、普通照明光源等领域,具有数千亿元的市场潜力。中国的半导体照明产业正进入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


总的来说,中国的LED南方产业化程度高,北方依托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品研发实力雄厚。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区域分布上在中国LED在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上、中、下游产业链相对完整,集中在全国80个%国内也有上述相关企业LED在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产业综合优势明显LED相关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纷纷落户这两个地区,便于与国际应用市场联系LED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服务和市场环境,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


2.2.2 劣势(weaknesses)


1.国内企业普遍规模小


目前从事LED照明产品生产企业中,高端产品仍以国外厂家为主。另一方面,国内LED灯具生产企业一般规模小、技术实力弱、产品档次低。


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照明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类似于中国的传统照明企业LED照明企业也主要分布在上述两个地区。但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有很多LED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布着封装企业和配件生产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更加完善LED因此,产业链LED珠江三角洲照明企业分布较多。


高端客户少,技术有限


我国光效高,可靠性高LED几乎所有的应用产品都依赖于中国进口的高端外延芯片LED虽然近年来外延芯片生产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仍处于中低档水平。


目前性能高LED芯片和功率型LED中国能提供的芯片还很少,还需要大量进口,严重制约了整个芯片LED产业发展。国内企业LED在争取高端客户方面,产品技术水平与海外仍存在一定差距。


3、LED上游产品制造基础薄弱


LED生产过程包括单晶生长和延伸生长、芯片制造和包装。一般来说,单晶生长和延伸生长被视为该行业的上游,芯片制造是中游,包装和应用是下游。产业链上游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特点,下游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中国在那里LED衬底、外延、芯片环节相对薄弱。


4、核心专利缺乏限制产业国际化战略发展


国内核心专利的缺乏,特别是与工业长期发展有关的蓝光核心专利和白光专利的缺乏,将控制国内工业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本土企业主要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大型专利制造商构成威胁,专利问题不是很突出。但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一旦规模扩大扩展到一定程度,实施“走出去”在发展战略中,专利问题将成为隐患。目前,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国内企业的首要任务,提高未来大型工厂专利授权的要价能力,或通过研发逐步突破核心专利。


2.2.3 机会(opportunities)


1、LED工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制造中心已转移到亚洲和中国LED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2、国内LED照明行业还没有真正的市场龙头企业,但它是一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3、LED照明方兴未艾,借鉴模式更多,整合平台更大;国家“十城万盏”工程的LED政策支持机会,“铁公基”领域大规模公共设施建设、创业板上市发布等资本经营政策取向,凸显国家政策引导机遇。


4.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等行业仍有运营空间。


5、LED照明市场巨大,前景广阔,具备综合竞争实力的品牌较少,很多二三线的LED照明企业普遍处于低价竞争阶段,缺乏系统营销意识和方法,国内市场尚未形成强大的领先品牌。


6.大规模的专业制造优势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组织供应链;营销体系的调整和改革可以更高效地扩大投资吸引力,提高市场一线执行力。


2.2.4 威胁(threats)


1.外资主导技术市场


目前,外资主要领导LED高端产品。与此时国内彩电企业的主要蓝光和网络功能不同,索尼和三星的产品LED背光源技术,注重超薄概念。未来外资彩电企业LED液晶电视市场再次领先一步。


LED光源液晶电视被认为是液晶显示技术进化的主要趋势。该技术可以使液晶电视的显示效果更好、更轻、更节能、更环保。国内彩电市场具有代表性LED液晶电视是海信2006年6月推出的42英寸产品LED液晶电视是世界上第五款掌握该技术的产品,也是国内市场上第一款批量生产LED电视。


2.高端市场仍被外资垄断


世界LED巨头包装厂和台湾先进包装企业聚集在大陆,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包装技术和人才,而且带来了先进的包装客户流和信息流,为大陆包装企业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当地先进包装技术人才的培训,也可以为我使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大陆包装测试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几乎所有高端包装能力都被垄断。


3、台资以及国际巨头进军国内市场导致竞争加剧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都是第一批LED显示屏相继进入更新期,客户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维护服务,对产品的要求也高于以前。“粗放型”市场模式再也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正是看到这种市场转型的特点,一批在国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企业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成为中国本土团队,竞争激烈LED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他们在国外有多年的经验,产品经历了成熟的市场测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品牌优势。


4、专利限制


LED照明作为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正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其发展前景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为专利技术在那里LED专利转让、授权和纠纷将对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及其独特的专利分配方式产生巨大影响LED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LED日本日亚、丰田合成、东芝、美国飞利浦等照明技术的核心专利基本由几家外国公司控制LUMILEDS、Cree,德国的Osram公司等。这些公司利用自己的核心专利,通过横向(同时进入多个国家)和纵向(不断改进设计和后续应用)扩展,在世界各地安排了严格的专利网络。


总的来说,一方面,LED产业处于高速成长期,市场空间广阔,政府大力支持,这给我国LED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LED产业在世界LED产业竞争格局处于劣势,仍面临产业规模分散、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不足、核心技术不足、产业价值链低等发展困境。


2.3 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2.3.1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自1999年以来,中国照明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整体市场规模从1999年450亿元发展到2008年3000亿元(包括照明出口)。根据科技部2012年8月发布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十二五”根据专项规划,到2015年,我国半导体照明5000亿元,LED2011年照明产品成本降至1/5,通用照明市场份额达到30%。白炽灯等传统照明灯具将逐步退出照明市场。2009年普通白炽灯产量为27.比2008年33亿只.4亿减少了18.3%,预计到2013年,我国白炽灯年产量将降至14.白炽灯在2020年被完全禁止生产和使用。


2.3.2 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高功率、高亮度LED与国外相比,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大功率LED及高性能LED芯片还需要进口,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产业化规模小等。这些因素会限制我LED进一步发展产业。


考虑目前的大功率LED预计未来五年数量、规模、设备技术水平等因素,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大功率、高亮度LED照明产品供应增长率将保持在12%-15%2013年,中国大功率LED照明产品的供应量将超过100亿。


图2-3: 2008-预测2015年我国大功率照明产品供应量


2.3.3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LED与普通照明相比,照明具有节能、响应时间短、使用时间长、绿色环保等优点,这决定了它是最理想的替代光源。目前,其使用成本较高,其大力推广受到限制,但随之而来LED在各国政府致力于推进节能政策、逐步淘汰全球白炽灯的推动下,成本逐步下降,LED照明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LED照明应用市场主要可分为室外景观照明(护栏灯、投影灯、草坪灯等)、室内普通照明、装饰照明、专用照明(路灯、手电筒、前照灯、阅读灯等)、特殊照明(军事、医疗照明、生物照明等)、前照灯照明等。


禁用白炽灯泡,10W以下的LED灯泡商机涌现。现阶段照明占全球电力消耗的19%%。如果能用节能光源代替现有光源,预计能节省30个%能源消耗。如果将节能光源与传感器、智能电网等相关应用进一步结合,预计将节约30个%能耗。到2030年可节省50%能耗相当于减少20亿桶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


2012年之后将是LED随着渗透率的逐步提高, 照明发展进入景气周期的时间点LED 照明将成为LED最大的下游需求端包装设备,并将出现长期的快速增长。随着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LED照明应用技术的发展使得半导体照明灯在效率、照明质量、设计新颖性等方面比传统光源具有优势,半导体照明不断开拓市场。市场扩张将促进产量扩张和行业研发投资增加,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性能,逐步降低成本和价格LED照明市场发展迅速,未来五年将是LED照明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15年LED照明比例将达到40%,到2020年会达到70%。我国在LED照明领域不多项政策,积极推进照明领域不甘落后LED2010年,照明市场发展达到216.2011年61亿元增长35元.8%。


图2-4: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

图2-5: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


2.3.4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1、摒弃目前LED灯具只是传统的灯具LED充分考虑发光模块的设计方法LED开发光学特性LED专用灯具。


2.在电源和控制电路的设计中,应改变电容降压和阻抗分压的应用模式,设计合理的小电流恒流电路,采用时钟周期调制模式改善驱动电流LED在进一步提高电源效率的同时,灯具的稳定性。


3.在控制电路电路设计方面,应从三个方面发展:集中控制、标准模块化和系统可扩展性。


4、在目前LED充分发挥光效和光通量有限的作用LED色彩多样性的特点,开发变色LED 照明控制电路。


5、发挥LED优势,开发LED灯具系统与光伏系统相结合。


6、开发适合室内照明的集成平板光源系统,发展趋势是LED照明灯与建筑融为一体。


7、开发LED为了加快产品开发,灯具模拟系统。


开发太阳能和高亮度LED太阳能电池系统和集成技术LED匹配和控制照明系统。


2.4 项目企业综合优势分析


2.4.1 销售渠道优势


公司的销售和施工人员有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国内市场非常熟悉“关系”方面,以及在其内部的设备、采购、生产等方面都建立了深厚稳固的关系基础,为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和各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可以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可以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建立销售渠道。


2.4.2 营销和服务体系完善


在渠道建设、行业和终端客户拓展方面,公司制定产品渠道发展规划,深入发展二线城市及周边地区,开拓新兴空白市场,为公司未来产能释放奠定营销基础。此外,公司还将加强行业客户和终端客户的推广,与工程建设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立直接合作关系。


公司拥有自己完善的销售网络、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熟悉中国国情的销售和服务团队,将大大节省企业进入行业的成本,为这些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力保障。高、中、低档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2.5 项目产品营销策略


1.建立高标准的企业和高标准管理企业,追求高标准的质量,使企业提前达到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通过技术交流推广会、宣传册、网络宣传等方式,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做好宣传服务,维护现有用户,开发新市场。巩固和扩大高端市场份额,打造自己的品牌。


3.注意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的稳定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市场。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保持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探索和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法,引导客户在各种情况下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大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团队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解技术,擅长营销,融合客户”营销人才。


略……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高效去除技术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