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农业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投资可研报告(案例)

01-1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然而,随着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水平不平衡,农民成为社会层面的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随着中国的加入,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即农民、农村和农业“三农问题”制约我国全面发展进步成为瓶颈。“从当前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享受当代发展成果的过程来看,农村地区无疑需要发展。目前,数亿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他们是否能吃饱穿暖,而是如何有效增加收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消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的障碍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是问题的核心。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2月30日发布“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条件大大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罕见的良好历史形势。尤其是食物“十一连增”,并连续四年超过11000亿斤,提前近10年完成国务院《全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目标;农民收入“十一连快”,而且增长连续五年跑赢GDP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不仅199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了近12年的快速扩大趋势被阻断,而且创造了1984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三年(1995年、1996年、1997年)以上第一次缩小的历史。结果令人满意,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非常薄弱:从农业资源的角度来看,不仅空间潜力极其有限,而且土壤土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过度开采,对农业稳定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从农民收入的角度来看,家庭经营成本和价格“天花板”受双挤压收入有限、农民工数量和工资收入增长明显放缓、转移收入总额小增量小等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从农村社会的角度来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迁移到城市,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的严重流失,也导致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提高农业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收入空间,聚集农村人气,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符合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角度来看,如今,产业一体化已日益成为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创新,基于科技发展和持续一体化的新产业革命正在激增,推动社会经济体系日益广泛、剧烈、深刻的变化。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一体化步伐正在加快。为了适应增长,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或消失,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在不与其他行业一体化的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在新常态和新要求下,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入的优化和调整,产业发展与国际标准、跨行业、跨领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前所未有地加快。一些企业以互联网技术一体化应用为突出代表,实现了快速崛起,吸引了中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目前,在产业一体化概念的主导作用下,产业发展与国际标准、跨领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前所未有的加快。“互联网 ”、“创客”、“众筹”当新概念层出不穷时,其背后无不是全新的产业形态和巨大而活跃的产业发展空间。具体到第一产业,近年来,虽然中国农业加快了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产业融合不足,不仅在生产环节严重缺乏竞争力,而且在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例如,在食用油加工领域,新加坡食用油加工企业益海嘉里以开放整个产业链为最大的经营方式,多年来占据了国内小型包装食用油市场40家%左右的份额,大豆压榨能力占国内产能之首,并且在国内调和油市场价格上发挥着风向标作用,掌控着很大的话语权。在畜产品加工领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顺应形势、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通过借势发展增强竞争力。


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问题“三农”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5〕1号)。文件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我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做出突出贡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确提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粮食省长责任制,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事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国家农产品市场体系转型升级,努力加强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完善交易体系,完善国家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强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全面利用国际国内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的综合发展,是拓宽农民收入增长渠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措施,是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变、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产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系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基础,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努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模式,促进农业效率、农民收入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持。贵州明确提出,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应以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管理为切入点,以农业综合园区为支撑,促进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扩大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形式,扩大农民收入渠道,探索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使农民不仅从农业收入中获得收入,而且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入中分享利润。


基于国家政策和贵州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现状和贵州省“十三五”经反复研究提出的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国家、产业、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完全一致。


2.3 项目创新


2.3.创新项目建设理念


以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管理为出发点,以农业综合园区为支撑,促进当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扩大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形式,扩大农民收入渠道,努力建立农业一、二、三产业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让农民不仅从农业收入中获得收入,而且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入中分享利润,这是中央近期提出的农村发展的新理念。


2.3.2 项目建设技术路径创新


本项目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农村为基础,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方向,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式,突出支持优势特色产业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环节,促进农业相关产业联动聚集、生产要素跨境配置、粮食适度规模运营、农产品生产、加销等相关服务业的有机整合,技术路线创新。


2.4 项目效果及示范作用


1.通过项目区农业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了项目农民收入,使周边非项目区地方政府和农民直接感受到项目带来的巨大变化,诱使他们积极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


2、为项目所在市(州)县提供农业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项目建设示范模式,大大促进项目所在地农业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建设进程。


3、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组织、标准化大规模建设进程,为全国农业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示范。


第四章 市场分析


4.1 中国农业发展


农业是指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绿肥等作物的生产活动。


4.1.1 发展形势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物质技术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持不断增加,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中国报告厅发布的农业产业分析和市场研究报告。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历史性“十一连增”,连续8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连续2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棉、油、糖、肉、蛋、等农产品稳步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连续五年增长超过同期城市居民。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实施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2002年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55%,系数由0有效利用.44提高到2013年的0.52.每亩粮食产量从293公斤增加到2014年359公斤。在缺水的情况下,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为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加强。国家先后启动了一批重大项目和补贴政策,如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奖励等,加强了农田、森林、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加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初步遏制了国家农业生态恶化趋势,改善了部分地区。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54度.2%。


农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农村环境连续改善、规范化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发展休闲农业,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截至2014年底,农村危房改造1565万户,游牧民定居24户.6万户;5.9万个村庄进行了环境整治,直接受益人口约1人.1亿。


4.1.二 农业面临问题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过度使用、地下水过度开采、农业内外源污染叠加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硬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的任务更加艰巨。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新建建设用地年平均占用耕地约480万亩。被占用耕地的土壤耕作层资源被严重浪费。补充耕地质量不高,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越来越大。突出了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问题。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华北地下水过度开采严重。中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刚性增长,水土资源越紧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三废”城市生活等外部污染扩散到农业和农村地区,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渗透到农产品原产地的环境中,主要土壤污染物的超标率为16.1%。农业内源性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农膜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畜禽粪便有效处理率不足一半,秸秆焚烧现象严重。海洋营养问题突出,红潮和绿潮时有发生,渔业水域生态恶化。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严重不足。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生态系统退化明显,生态保护农业建设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侵蚀45亿吨,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高强度、广泛的生产模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功能退化,迫切需要建立农业、林业、农业、畜牧业的复合生态系统。草原过载牧业问题仍然突出,草原生态整体恶化尚未从根本上逆转。湖泊和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保护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体制机制不完善,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景观、林田、湖泊缺乏统一的保护和修复。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反映水资源稀缺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农业养殖发展不协调,农业废物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不足,污染成本低。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完善,充分反映了经济社会价值,制约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4.2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4.2.1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的比较优势,组织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确定主导产业产品,实行区域布局、专业生产、综合经营、社会服务、企业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管理可以将分散的农民纳入农业产业化管理体系,有效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系。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个体农民的热情,还可以整合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农业工业化管理不仅为农业科技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使农业科技的大规模应用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更好地促进科技繁荣,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和先进农业机械设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民科技质量,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能突破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实现生产要素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给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了发展后劲,最终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4.2.2 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趋势或特点


1、市场化趋势。所谓市场化,从狭义上说,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产量。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农业生产、流通、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上,需要紧紧把握市场的脉搏,密切关注市场的动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和安排生产。


2、专业化趋势。所谓的专业化趋势,一方面是指充分发展和利用当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根据当地情况安排农业生产。第二,农业企业不应盲目追求完美,而应积极建立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3.规模化趋势。规模化和集约化是针对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不仅使土地利用率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而且使许多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得不到推广和普及。总之,分散经营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规模化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


4.集约化趋势。集约化是针对广泛的农业。由于农业利润率相对较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或投资换取最大的回报和回报是集约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要优化核心业务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5.深加工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或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农产品深加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农业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保证口粮、饲料粮、种子粮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深加工。


6、标准化趋势。所谓的标准化趋势,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食品安全、卫生、营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未来农产品质量必须得到优化和升级,以达到各种质量标准。因此,企业应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投资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程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和可追溯性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积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无污染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等。


7.信息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农业领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它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效率。相比之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很低。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武装和发展我国农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信息农业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设备信息化、农业技术运面自动化、农业管理信息网络化。


8.生态趋势。所谓生态化,是指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表示了严重关注。如何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投入资源和能源少、资源利用率高、商品或服务多、废物最少、污染最轻甚至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9、社会化服务趋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还不健全,对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这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围绕着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如何为农户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这很关键。


4.3 农业产业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建议加快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各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管理,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规模过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限制。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将更多的现代生产要素、商业模式和发展理念引入农业,提高农业组织、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工业化管理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托各种龙头企业和组织,实施综合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工业化管理不仅是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变,也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这是农民在新时期增加收入和解决方案“三农”关键是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农业产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以企业经营、标准化生产、综合经营为特点,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专业化、密集、高效。


(1)工业化经营是实现经营模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农业产业化管理将分散农民组织,进入社会生产系列,实现生产分工与合作,引导农民按市场组织生产,使农民生产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促进标准化生产、规模管理,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2)工业化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


通过组织适度的规模经营、统一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促进农业科技的应用,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保护价格购买农产品、吸收当地剩余劳动力转移、利润返还、股息等利益链接,农民可以真正分享工业化发展成果,扩大农民增加收入的空间。


(3)工业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提高农业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起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竞争,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格、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管理,加快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分散经营的农民民集约化经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标准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2.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一产现状


到广顺沿线(多为高钙苹果)·绿壳蛋鸡产业示范园区范围)位于城北,沿线农业产业“4 N”产业发展模式以高钙苹果、绿壳蛋鸡、紫王葡萄、优质核桃为主导产业,以蔬菜、茶叶、烤烟为辅助产业,农业产业基础相对坚实。


(1)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①高钙苹果。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高钙苹果种植面积3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寨街种植社区(1881亩)、桐笋村(1588亩)、生联村(1062亩)、雷坝村(904亩)、新民村(73亩2亩)、长兴社区(416亩)、长江村(415亩)、长寨社区(113亩)、企业合作社(4240亩)约11351亩、广顺镇石板村(3307亩)、朝摆村(1303亩)、四寨村(1166亩)、南场社区(1029亩)、高堡村(1000亩)、立木村(915亩)、来源村(625亩).年产量约24750吨,86万亩,5年以上.475亿元,销售收入约1元.85亿元。目前,产业集聚效应突出了原型,但分布仍呈现出分散、规模小的特点,沿线种植严重的种植区和薄弱区。种植经营主体主要是企业、合作社和散户投资者,其中8家、29家、1家.093万亩;沿线散户种植约2万亩,涉及农民3615户7842人。


②绿壳蛋鸡。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共发放了204只绿壳蛋鸡.鸡舍面积约12万羽.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长广大道沿线的长寨街,种植村143804羽毛,雷坝村136605羽毛,生联村11982羽毛;摆塘社区中堂村56580羽毛,长兴社区1000羽毛;长兴社区新民75500羽毛,长江村79670羽毛;威亚社区永增2000羽毛;摆塘社区版沟村42350羽毛;广顺镇新寨社区猛坑7200羽毛,弯河村25750羽毛,立木村46530羽毛,杜鹃湖58100羽毛,四寨3200羽毛,鼠场村32460羽毛;北场社区113700羽毛,南场社区11962羽毛,石板村185060羽毛,来源村6700羽毛,石洞村17369羽毛;道路社区青山村21560羽毛,牛南村51850羽毛,高堡村27540羽毛;广农社区30640羽毛,凯佐社区8360羽毛,朝摆村7660羽毛.三亿,产值约1.95亿元,公鸡、淘汰母鸡等肉类约140万吨,产值约4200万元,行业总产值约2元.8亿元,利润约1元.6亿元。育种经营主体主要为公司、合作社、大型农民和散户投资者,包括6个规模以上的农场(公司)、繁荣的绿壳蛋鸡农场、长兴绿壳蛋鸡农场、绿壳蛋鸡纯农场、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农民3018户8567人。


③紫王葡萄。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共有500亩紫王葡萄产业,均已结果。主要分布在石板村、凤凰坝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体验园和广顺农场。目前平均亩产约2000公斤,年总产值约400万元。种植经营主体主要是合作社和散户投资者,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民21家。


④优质核桃。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核桃种植约5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寨街种植社区、长江村、生联村、新民村.广顺镇石板村、南场社区、北场社区5万亩.目前果实面积约1万亩,集中在种植社区。平均亩产约100斤,年总产值约2000万元。


(2)其他辅助产业的发展现状


①蔬菜产业。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蔬菜产业规模约1万亩,主要分布在长寨街冗余雷村、葫芦村、威远社区、广顺镇四寨村、道路社区、广东社区,其中威远社区种植姜、土豆及时蔬菜、道路、广东社区主要种植辣椒,四寨村主要种植姜、土豆、辣椒及时蔬菜。一些蔬菜直接供应到大学城,年总产值约为5000万元。


②茶叶产业。截至2015年底,该地区茶叶产业共2万亩,集中在广顺镇海马茶场和石燕河茶基地,其中海马茶场可采面积1.2万亩是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该基地主要生产中高端茶叶。中端茶叶亩产约50公斤,明前茶叶亩产约10公斤。海马茶场和石燕河茶叶基地年茶叶产业总产量约360吨,总产值约10公斤.4亿元。


③烤烟行业。2015年,该地区烤烟行业年种植量约7000亩,主要分布在长寨街种植村、生联村等3000亩,广顺镇石板村、道路社区、南场、北场等4000亩,全地区烤烟年产量约700吨,年总产值1400万元。除了集中在道路村,烤烟种植更多的是与高钙苹果行业相互种植。苹果的生长期一般为3年,5年,所以在苹果成熟之前,烤烟是通过的“以短养长”促进发展的方式。


2)二产现状


目前,该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薄弱“接二”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该地区有8家大型农产品相关企业,主要是苹果、绿壳蛋鸡(鸡蛋)、蔬菜等产业链的简单延伸。没有葡萄、核桃、茶叶等行业的加工企业。企业数量少,分布分散,规模小。此外,该地区沿线有11台苹果冷藏设备和2台葡萄冷藏设备,主要集中在广顺镇凤凰坝、南场、北场社区。目前,冷藏设备总量不能满足整个农业生产的需要,不利于农产品的仓储、物流配送。


(1)高钙苹果加工


在该地区,只有一家企业深加工高钙苹果,是天然食品有限公司。


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威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亩,主要产品有苹果醋、绿壳蛋鸡系列挂面、鸡辣椒、酱卤鸡、咸蛋、蜂糖、豆鼓、豆腐皮、花生等。苹果醋生产总投资800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总利润1500万元。此外,绿壳蛋鸡系列挂面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绿壳蛋鸡酱卤鸡、鸡辣椒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2015年年产量5000吨,总产值3820万元,销售收入3056万元。公司对高钙苹果和绿壳蛋鸡产业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带动绿壳蛋鸡在南鼓阳镇马场村、岩纳村、格道村、交麻、中坝、营业、种植、长寨、代化镇等6个乡镇分布,年收入超过1500万亩。


(2)绿壳蛋鸡(鸡蛋)加工类


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广顺金秀食品厂、天然食品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对绿壳蛋鸡(鸡蛋)进行深加工。


①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2015年12日签订合同,计划投资5亿元开发绿壳蛋鸡养殖项目。公司总部计划在广顺镇和广顺镇羊吊岩农场建设。计划使用它“公司 农户”模式是实施产业链全过程管理的一站式生产经营,以自产自销的形式有计划地完成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打造绿壳蛋鸡产业“从源头到餐桌”整个产业链、绿壳蛋鸡原种场、祖先、父母、孵化器、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厂、家禽屠宰加工厂、技术服务中心、销售部等设施的配套建设,集种植、育种、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项目建成后,绿壳蛋鸡养殖3000万羽(1500万绿壳蛋鸡、1500万羽肉鸡)可产生18亿个鸡蛋,饲料70万吨,有机肥2万吨,年产值约60亿元,可带动约4500名贫困农民.5万贫困人口合作农民脱贫致富。


②广顺金秀食品厂。公司位于广顺镇南场社区,主要经营辣鸡加工等产品。


③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威远工业园区,占地10亩。主要产品有苹果醋、绿壳蛋鸡系列挂面、鸡辣椒、酱卤鸡、咸蛋、蜂糖、豆鼓、豆腐皮、花生等。(略,与苹果加工企业相同)。


(3)蔬菜加工


黔南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该地区一家深加工蔬菜的企业。


黔南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威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1亩,主要用于蔬菜加工。主要包括胡椒、胡椒、胡椒、蘑菇、真菌、竹孙、竹笋干、干姜(块、粉)等天然绿色蔬菜系列产品,种植、加工和利用经济作物姜、胡椒、胡椒。2015年,公司年产量约100吨,总产值500万元。


(4)其他加工类


农业在区域乃至全县范围内“接二”除上述加工企业(公司)外,只有贵州高峰十里香优质大米加工厂、贵州闽融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丹索亚刺梨庄园有限公司等。


①贵州高峰十里香米销售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广顺镇凯佐社区,成立于2009年7月15日。公司拥有先进的60吨日产大米加工设备、粮油等食品加工销售,主要加工销售“十里香”品牌大米,产品进入全省大型超市、粮油批发市场、学校食堂等。优质大米主要从当地人种植的优质大米中购买,进行加工、生产、包装和销售。公司创建了当地特色品牌并通过QS质量生产许可,取得了商标的使用权,专利证书、版权证书、条码证书,荣获“贵州省首届质量金鼎奖是中国知名品牌,质量100强企业”其他资格。目前公司年产值近5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6000多户农民。


②贵州闽融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广顺镇广农社区,成立于2010年2月12日,经营范围包括2元母猪、商品猪养殖销售等,种植高钙苹果300亩。2015年产值1200万元,销售收入960万元。


③丹索亚刺梨庄园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威远工业园区,公司生产设施占地27亩,拥有标准化厂房和先进的果酒生产线,年产量超过2000吨。是集高端刺梨全汁发酵酒研发、生产、销售、优质刺梨基地建设为一体的庄园企业。庄园的主要产品是丹索亚刺梨干酒,主要使用当地优质刺梨新鲜水果。2015年,公司总产值3600万元,销售收入2880万元。


(5)冷库设施


规划区内有15个冷库,其中葡萄冷库2个,苹果冷库13个,主要分布在广顺南场、北场和凤凰坝。目前,该地区冷库设备数量少、规模小、分布不均匀,不能满足该地区几个主要行业对冷库的需求。


3)三产现状


目前,该地区与农业相关的三产在农业发展迅速“连三”从发展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农产品物流与农业旅游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连三”为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农产品市场发展。依托深圳·东西合作农产品配送中心协调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完善现代农产品检测物流体系。一是探索农村电子商务在线交易。依托威远大中华深圳·建设了一个东西合作农产品配送中心“品”电子商务集成中心分为青年电子商务创业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中心、综合协调服务中心、市场运营管理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快递物流收集区、物流配送管理中心、售后服务中心、网络营销中心、包装设计区、产品摄像区、农产品可追溯性管理中心等12个功能板块,为县农产品网络销售提供摄影艺术、品牌培育、创意设计、文化包装、运营推广等系统综合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开发建设中。第二,建立一个离线交易的平台“品·益万家”为窗口,实现贵阳社区、高校、政府机关、企业食堂等农产品的定点供应和网上配送。截至2015年底,共同建设“品”实体育专卖店40家,其中贵阳实体店36家,都匀市开业“品”农产品销售实体店2家,2家。第三,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该地区有一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位于广顺镇集镇。该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交易市场,主要是牲禽交易,辅以其他农产品交易。



(2)农产品物流配送。规划区长广大道沿线基本没有物流配送基地或中心,主要集中在长寨街威远社区惠兴高速公路沿线。威远商贸物流园由三个大型现代物流中心组成,分别是大型五金机电省级配送中心、康之源大健康医药物流中心和深圳·威远贸易物流园区初步实现了采购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中心、仓储中心、金融平台等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了系统协调的区域贸易产业体系。


(3)品牌创作。“三品一标”认证的具体内容是国家无污染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认证,是政府领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是当前和未来农产品生产消费的领先产品。目前,绿壳鸡蛋已完成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无污染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品一标”认证;高钙苹果已经完成“三品”认证,缺乏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紫王葡萄已完成无污染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缺乏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4)农业和旅游的结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依托凤凰坝丰富的景观和田园资源,建设了集民族文化、现代农业产业、农村旅游、休闲观光、四季采摘为一体的凤凰坝现代生态休闲农业体验园。体验园主要包括观光步道、农业文化园、水上娱乐项目、四季果园、四季花卉、工业移民新村、四农·目前,美丽的乡村吸引了县内外20多万游客。然而,公园的基础设施相对简单,娱乐项目较少,规模较小。此外,规划区现有农家酒店(农家乐)8家,分布分散,接待能力小,多为个体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50多家,主要是水果蔬菜、苹果、葡萄、绿壳蛋鸡等畜禽合作社,有效组织和服务农民,推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发展。这些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是该地区的农业“连三”为促进该地区农业奠定坚实基础“接二连三”快速发展。


4.4 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若干意见: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物质设备和技术支持,努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实施粮食、技术战略,促进粮食、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一体化发展,使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日出产业。


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管理的主导作用。坚持以农民家庭管理为基础,支持新农业管理实体和新农业服务实体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骨干,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发展等各种形式适度规模管理的主导作用。完善财政、税收、信用保险、土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加快形成培育新农业经营实体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指导作用,利用大型经营实体增加生产性投资。为满足新农业经营实体和服务实体的发展需要,允许新增农田集中改造后,按照规定完善农田配套设施。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实体营销贷款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农业经营实体。支持各类新型农业服务实体开展农业替代农业服务,完善农业资本管理机制,加强县级农业资本管理和农业管理。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树立大食品理念,全面、多方位地开发食品资源,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食品消费需求。在保证谷物基本自给自足、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符合资源禀赋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开始实施种植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减少非优势地区的玉米种植。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扩大粮食改造试点,加快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建设。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制定指导意见,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大豆、棉花、油、糖、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积极推进土豆主食发展。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畜牧业,形成以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农业。


本项目符合我国《关于贯彻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若干意见》的发展要求和方向。通过项目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使农业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出产业。因此,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略……

                       

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园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