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电动车研发生产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01-12

1.3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短缺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汽车的能源消费占世界总能源消费的近四分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导致能源和环境问题更加严重。


因石油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领先进行节能技术的开发,将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停留在GNP一半的水平。然而,由于汽车运输部门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大于其他部门,占总能源消费的24%%。以传统石油为动力能源的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CO和NO人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如对人类和环境大的挑战。从世界各地的汽车排出CO2为64亿标准碳吨。在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危机之前,汽车工业必然需要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然而,仅仅通过提高现有内燃机车的性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开发电动汽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本项目属于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项目,起点高,技术实力雄厚,鼓励和支持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更好地改变现有汽车的空气污染状况,改善相关车辆的节能减排空间,为新一代电动汽车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项目产品良好的市场前景将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措施“节约资源,友好环境”社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所有权的快速增长,汽车能源消费的增长呈现出加速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石油供需之间的矛盾。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多重挑战。寻找石油替代品是一个紧迫的问题。同时,汽车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能源稀缺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限制下,特别迫切需要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


(2)项目建设是增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7.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85万辆,销售7.比去年分别增长了48万辆.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比去年分别增长2倍.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比去年分别增长8倍.1倍和8.8倍。鉴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现状,如果想实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目标任重道远。


为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增加财税政策支持、加强金融服务支持、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规划》强调,目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居世界第一,预计未来将继续增长。要抓住机遇和部署,加快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


本项目产品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产品行业属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节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缓解燃料供需矛盾,减少废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实施国家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增强我国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项目的生产技术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和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


(3)项目建设有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正成为许多地方产业培育的重点。作为温州下属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积极分配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不断增加投资,规划电动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和相关政策支持,积极推动新能源企业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发挥宏观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和实施适应电动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项目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符合当前新能源发展政策取向。因此,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本项目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规划要求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要求2020年)“培育和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经济法转型的重要任务,基于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根据生产主导、创新驱动、关键突破、协调发展,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2013年9月,四部委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启动了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四部委分两批批复了39个推广应用城市和城市群共计88个城市作为新一轮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城市。为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2014年国家连续发布多项新能源汽车重大利好政策。如2014年1月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降低了补贴退坡幅度,并提出2015年底补贴推广政策到期后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补贴政策;6月,国管局等发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的目标及具体要求;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支持措施,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


2015年3月18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提出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和具体推广路线;同年4月和5月,财政部发布了《2016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通知和《关于完善城市公交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分别明确了2016年-2020年,中央政府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政策。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和新能源设备制造的发展,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2)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修订》第十六项“汽车”第6条将“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能量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150mAh/g,2000次循环寿命不低于80次初始放电容量%),电池隔膜(厚度15~40μm,孔隙率40%~60%);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控集成;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2.5kW/kg,高效区:65%工作区效率≥80%),车用DC/DC(输入电压100V~400V),大功率电子设备(IGBT,电压等级≥600V,电流≥300A);电耦合驱动系统 插电式混合动力”列为鼓励发展的产业。


(3)本项目属于国家汽车工业重点支持领域


本项目属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努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方向。


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生产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推动汽车产业优化升级,增强汽车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本项目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点推广和支持项目。


(4)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相关税收政策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国家实施了购置税减免、车船税减免、部分电池消费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或费用减免政策。


我国对汽车产品征收的税收主要包括消费税、增值税、关税(进口汽车及零部件)、汽车购置税和汽车和船舶税。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可享受汽车和船舶税、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关税等优惠;符合相关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可享受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相关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在调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杠杆作用。


车船税减免政策:2012年3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节能使用新能源车船减免车船税政策的通知》,规定节能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截至2015年10月,三批目录已更新。


购置税免征政策:2014年8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公告,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扩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截至2015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五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目录,大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基本纳入目录。


消费税优惠政策:乘用车消费税,根据,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发布的《关于调整乘用车消费税政策的通知》,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乘用车没有发动机,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下一步,汽车消费税改革将继续发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作用;在电池消费税方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5年1月发布了《关于电池涂料消费税征收的通知》,但对于无汞原电池和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也称为)“氢镍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免征消费税,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税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自用设备(投资总额内)免征关税,研发电动原型车免征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消费税;电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等电动汽车关键部件也可享受临时优惠税率。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1.1 行业发展现状


经过10多年经过努力,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开发的产品开始批量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201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2013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1753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9辆.7%,纯电动汽车14243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290辆;销售新能源汽车17642辆,同比增长37辆.9%,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038辆。2013年,混合动力汽车14463辆,销量15101辆。


1、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较强产品开发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电动汽车自主创新“九五”在此期间,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十五”、“十一五”在此期间, 电动汽车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政府坚持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建立了混合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 电池汽车“三纵”,车辆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燃料电池“三横”通过产学研紧密合作,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


电动汽车的核心是电气化的动力系统。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起点较高,围绕重点目标和核心技术,建立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 产业、大学、研究合作研发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汽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2002年以来~2008年,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获得专利1796项,其中发明专利940项。


我国自主开发的容量为6Ah-100Ah镍氢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列产品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接近国际水平,突破了安全技术瓶颈,首次应用于世界城市公交车;200kW以下永磁无刷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重量超过1300w/kg,电机系统为93的电机系统%;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先进,效率超过50%,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汽车百千瓦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制造和测试技术的国家之一。


混合动力汽车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同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节油10%-40%;纯电动汽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纯电动汽车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小型纯电动汽车批量出口欧美;燃料电池汽车可靠性显著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3000公里,国际燃料经济性领先。


2.示范操作继续深化,电动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自2003年以来,北京、天津、武汉、深圳等7个城市和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新能源汽车小规模示范运行评估,投入运营车辆500多辆,里程1500万公里,平均故障间隔3500多公里,出勤率95辆%以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595辆,运营370多万公里,运输乘客440多万,实现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营。


新能源汽车“十二五”根据发展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能力将达到200万辆,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


3.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投资显著增加,产业化步伐加快


汽车企业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主流的竞争产品。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奇瑞、BYD等都制定了电动汽车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规划。同时,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得到了全面的跟进,配套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力神、BYD、BYD、通用等电力电池企业投资数十亿资金加快产业化建设驱动、县、湘潭电机、南车时代等电机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积极完善产业链建设。未来2-预计三年内将形成20亿元Ah上述动力电池和全系列驱动电机的生产能力,能满足100万辆电动汽车的配套要求。


初步建立了标准法规和产品管理体系,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制定了38项电动汽车相关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4项,行业标准4项。形成了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测试、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同时,中国也积极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条件和程序。《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于2009年发布实施,为独立发展成果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为电动汽车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鼓励新能源 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如专项规划、新能源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等。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既有上述良好的基础,又有一些有利的条件和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优势。中国在锂离子电池、永磁电机等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核心材料方面具有资源优势。根据已发现的储量,中国锂资源储量超过380万吨,居世界第二,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新疆、河南、青海、西藏等地区。中国稀土资源丰富,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近58个%,世界第一。中国稀土产量自1988年以来居世界第一,多年来产品产量和供应量达到世界总量8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工业优势。近年来,我国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生产企业3000多家,汽车拥有量超过5000万辆,生产能力接近1000万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轻型电动汽车制造商和最大的市场。在电动自行车快速普及的推动下,迅速建立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生产系统,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为建立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市场优势。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未来很难改变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区和阶级的收入水平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汽车产品价格和功能的不同要求。中国市场多样化巨大,使中国汽车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密切围绕市场需求,如微混合、轻混合动力汽车和低成本小型纯电动汽车的优先发展,就有利于加快电动汽车在中国早期市场的引入。


基础设施的后期优势。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已经基本结束,在城市建设或重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难度远远大于我们。我国大中城市建设仍处于发展时期,农村城市化、城市化刚刚开始,电动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及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将大大促进我国电动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总的来说,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具备了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在大好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再接再厉,开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国际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形成竞争优势,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自主发展。


2.1.二 产业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已成为应用前景最广阔、应用价值最大、开发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受中国基本国情的影响,环保节能汽车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目前,电动汽车专业充电站尚未在中国普及,国内锂电池研究仍存在较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制造过程缺乏一致性。锂电池制造过程与设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锂电池整体生产过程不均匀,制造标准不能满足一致性的要求。此外,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并联、串联,因此必须确保其一致性。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条件,就会影响锂电池的正常使用,也不能投资于电动汽车。第二,知识产权存在问题。目前,对于磷酸铁锂电池,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专利属于美国,因此虽然中国可以实现独立研发的目标,但它不能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第三,在筛选原材料时仍存在问题。为了降低锂电池的生产成本,这无疑会增加锂电池的生产难度,但大部分原材料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国内进口。然而,中国在筛选原材料时仍存在问题。


电动汽车集各种高科技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产品,不仅电池设计和生产需要依靠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车身本身也包含了许多技术。为了提高其运行效率,许多汽车制造商选择提高储能电池的整体储能能力。此外,还可以适当选择其他节能措施,如选择相对较轻的材料,包括铝、镁、优质钢、复合材料等,以优化汽车结构,减轻车身重量,并对待速度、制动和下坡能力,也可以及时回收。同时,在轮胎方面,可以选择使用高弹性材料,生产高压子午线轮胎,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选择对象,可以有效降低汽车轮胎滚动的阻力。此外,在汽车车身方面,对于其底部,应追求流线型化,以有效降低空气阻力。在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下,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前景非常明显,但也需要实现了一定的发展前景,尽管电动汽车的整体发展环节,但也需要实现了一定的曲折。


2.1.3 产业发展前景


二十一世纪是“时代呼唤绿色环保”在这个时代,人们不仅要注重节能,更要注重生活环境和绿色环保,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较差,燃油和废气排放污染是未来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要。


电动汽车的普及是大势所趋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成为规模大、配套齐全的产业经济体系。开发的节能环保电动汽车产品不仅满足了城乡居民出行的需要,也满足了国家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产品已覆盖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缆车、电动高尔夫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卡车、电动救援车、电动自行车等。在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电动汽车将成为引领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电动汽车也将成为电动汽车行业最广阔的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预计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潜力超过1000亿元,仅电动汽车电池市场潜力超过500亿元。


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1314万辆,是2010年的5辆.5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将增长35倍,达到140万辆,纯电动汽车产量将达到75万辆,增长75倍。


在交通拥堵、城市摩托车禁令、石油价格上涨、消费升级、节能减排的环境下,电动汽车以其经济、节能环保的优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发展势头仍在继续。因此,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顺应交通和能源环保大趋势的科学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压力,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启动了高电动汽车出口退税率、农村电动汽车、私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措施,有效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2.大规模推广还需要时间


由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排放,完全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预计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传统燃料汽车的全面取代仍面临着技术和成本问题。电动汽车的真正普及仍需要时间。


虽然全球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数十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出现并进入市场,但与成熟的燃料汽车相比没有显著的优势。


目前,电动汽车的核心传动模块、电机、电气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仍被国际巨头垄断。许多汽车制造商缺乏系统和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导致相关汽车产品的高成本。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一般比同类汽车贵20辆%-30%。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高于同级别的普通汽车,短期内很难收回溢价,而较少的销量限制了新能源汽车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最高,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成本至少占整车的一半。根据电池储能规模的不同,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普通电动汽车的成本是普通汽车的四到五倍。


其次,由于新能源汽车采用完全不同的动力系统,技术成熟需要时间积累和市场检查,基础设施不完善,车身漏电保护、动力供应、维护服务、电池回收安全问题需要解决,维护系统不成熟,成本高也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


此外,消费者的传统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对大排量、强动力的过度追求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随着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控制能力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料汽车的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


2.2 电动三轮车行业分析


经过几年的井喷,电动三轮产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逐渐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虽然2015年全年产业发展经历了曲折,但在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依托自身的产业魅力和市场需求,销量仍在增长。据统计,去年全行业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后,今年全部实现15辆%产业增长达到115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从2004年开始的40万辆,到2014年销量超过1000万辆,再到目前销量达到1150万辆,电动三轮产业实现质的飞跃只需11年。


2.2.1 产业发展趋势


1.品牌格局逐渐凸显


电动三轮车取代了人力三轮车和摩托车三轮车,但大部分市场来源仍然是以前的人力三轮车。因此,电动三轮车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由于行业的发展和增长,企业数量迅速增长,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参加了大型展览,推广和营销其品牌和产品。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电动三轮车市场,加速了行业的快速重组。虽然当今消费者对电动三轮车的品牌概念不如两轮车,但未来几年,随着消费者对电动三轮车品牌意识的逐步提高,三轮电动汽车的品牌模式将更加明显。


2.板块格局进一步集中


各地区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发展程度不同,但总体而言,徐州、常州、天津、河南已形成四大主要板块。这四个板块奠定了中国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基本格局,占据了整个行业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电动三轮车型相对较少,物流成本较高。该板块的集中对产品型号、质量和价格的优化非常有帮助。目前,电动三轮车一般质量不稳定,缺乏标准,地方管理政策仍处于真空区。未来哪个部门发展得更好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支持政策。


3.产业发展前景明朗


在产品发展趋势中,由于大部分面向农村市场,考虑到农村交通条件的复杂性,电动三轮车必须坚固耐用,爬坡性能好,承载能力强,适合各种地形;其次,电动三轮车具有货运和载人功能,负荷要求高;第三,电动三轮车一般需要长途行驶,因此三轮车的续航里程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在价格方面,随着价格战的洗礼,品牌模式逐渐清晰,企业将重点发展到产品,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将走上高质量、高价格的道路。


在售后服务方面,目前电动三轮车行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投资较少。企业更多地考虑如何生产和销售更多的产品。未来,电动三轮车的售后服务将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而发生巨大变化。专业高效的售后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必要软实力。


2.2.二 产业发展前景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电动汽车起步较晚。然而,随着我贸易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在中国崛起仅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由于电动汽车的发展不需要核心技术,门槛低于其他汽车,利润空间大,大量企业在短时间内关注电动汽车的新兴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在当今社会的消费领域迅速扩大,因为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符合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满足公众需求、刺激国内需求的新产业。


二十一世纪是“时代呼唤绿色环保”在这个时代,人们不仅要注重节能,而且要更加注重生活环境和绿色环境保护,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较差,燃和废气排放污染是未来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因此,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符合绿色环保革命的需要,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2.3 项目产品营销策略


2.3.1 推广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选择强大的广告规划公司,对项目(李王)电动汽车产品进行新颖详细的广告,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加深印象。


2、营销网络: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整合产品预售、销售、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亲密、优质的服务;确保客户购买的商品质量,建立24小时客户服务系统,随时为客户回答商品问题,户购买无忧无虑的标准。


建立多种分销渠道,确保产品渠道畅通,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


3、参加政府新能源汽车采购招标会议:参加政府采购招标会议,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组织认可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其渠道推广公司产品,使产品能够快速被公众认可。


5、网络营销:公司将采用网络营销模式,建立真实、可靠、内容丰富、操作方便的营销网站,向消费者展示公司开发、产品、相关知识、新闻,结合网络营销和实体销售,为客户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不断扩大营销规模。


2.3.2 推广措施


1、建立高标准企业、高标准管理企业、高标准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达到国家优秀企业标准。


2、设立专项营销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参加技术交流推广会议和网络宣传,做好电动汽车产品宣传服务,开发新市场。开发和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和加强新能源汽车品牌。


3、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市场。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保持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训全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大收入差距。


略……

                       

综合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