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文化旅游度假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01-12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1)国家文化旅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行业发展前景好


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明确提出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人%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11%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超过100万。


根据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意味着未来5-在10年内,中国的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数据,2015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为3.84万亿元,增长18元%,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长率远高于GDP以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被称为永恒的朝阳产业。


在中国各经济领域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成为旅游房地产的热门话题。依托周边丰富独特的自然文化旅游资源,集旅游、度假、生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房地产,在人们消费转向健康休闲、传统房地产市场投资开发机会减少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继住宅和商业地产之后的第三次房地产开发浪潮。


在这个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房地产大亨开始从商业和住宅房地产转向文化旅游房地产的发展。


(2)居民消费能力强,促进项目建设。


中国乃至世界迎来了文化旅游的大时代。首先,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根据国际法,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将进入休闲消费和旅游消费的爆炸性增长期。早在2008年,中国就是人均GDP2015年中国人均超过3000美元GDP达到8016美元,已触及休闲旅游消费爆炸性增长的中高线,中国旅游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消费升级将是伴随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主题,国内旅游业将长期受益于这一过程。其次,逐步调整依靠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结构,将是政府未来长期宏观政策调整的风向标和重点。同时,随着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居民对未来的不稳定预期将得到改善,这将进一步有效地促进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


(3)俄罗斯战略发展机遇优势明显


“十三五”在此期间,国家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省将全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稳步推进黄金段“全国全球旅游示范区”积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随着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沿古丝绸之路45万多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区覆盖了原东、中、西“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祖先文化为核心,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以敦煌为核心,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三区”具体细化基本涵盖文化发展方面“十三板块”文化产业建设迅速形成集群效应。


主席于2015年9月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理念使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丝绸之路段是丝绸之路上时间跨度最长、历史序列最完整的核心区域。面对这一千年的重大政策和历史机遇,我们将牢牢把握中国文明继承创新区国家战略平台的机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近年来,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定位、自然资源禀赋和民族民俗文化,努力打造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全球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机遇“自然生态丰富多彩,社会生态和谐稳定,经济生态旺盛,人文生态辉煌,政治生态团结奋进”,深入实施“旅游兴州”和“文化撑州”初步探索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藏区特色、甘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中国·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有利于俄罗斯乃至抓住当前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特色旅游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支持我国当前相关政策


1)《“十三五”重点建设旅游发展规划:


促进旅游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究旅游和传统村庄休闲旅游。支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和数字文化产业的整合。发展文化表演艺术旅游,促进旅游现场表演的发展,打造传统的节日旅游品牌“多彩民族”建设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一批民族特色村镇。


建设国家优质旅游带。遵循景观连续性、文化完整性、市场品牌和产业集聚的原则,依托线性河流、河流、山脉等自然文化走廊和交通通道,连接重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功能区。重点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带。


2)《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突出农村特色,开发多种形式、特色鲜明的农村旅游产品。推进农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镇和古镇,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建设多个著名的特色景观旅游小镇和村庄。加强规划指导,提高组织水平,规范农村旅游发展建设,保持传统农村风格。加强农村旅游目标扶贫,扎实推进农村旅游项目,推动贫困地区扶贫致富。协调利用农业资金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科技工作者到农村帮助,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


“十三五”完成时间要求“一带一城三区六廊道百景区”开放空间布局;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敦煌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黄河城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区、龙东南文化旅游传承创新区三大特色旅游区;建设精品丝绸之路旅游走廊、黄河风格旅游走廊、民族风格旅游走廊、寻根访祖先旅游走廊、长城边关旅游走廊、红色旅游走廊六条主题旅游走廊;率先建设省、市、县20个大景区,建设30个精品景区、50个特色景区,在全省形成“235”布局100个重点旅游景点体系,完善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4)《“十三五”提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协调优化主题公园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草原、沙漠、戈壁、河流、雪山等自然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优势,开发和培育户外文化旅游体验娱乐项目。探索和促进文明健康的传统优秀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开发和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现代文化娱乐项目“西风烈·绚丽”原创歌曲创作项目,培育和发展音乐产业。拓展网络增值服务,开发网络游戏、视听内容等互联网娱乐服务。


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扩大和加强文化旅游业,建设强大的文化旅游省份。发展以历史、民族、民俗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特色文化旅游,重点发展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五市精品丝绸之路旅游、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沿黄四市(州)黄河风格旅游、以祖先文化为核心的龙东南四市中国祖先之旅。大力发展中医保健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规划建设若干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积极发展旅游表演市场,发展现场表演。努力建立旅游文化商品研发生产体系,建立健全产品销售网络。


5)《关于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


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整合我省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奇观、丰富的民族习俗等资源,努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和路线,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体验、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为大多数游客推出更多的文化旅游产品。包装推广世界遗产文化探索旅游、史前文化探索旅游、民间文化旅游、中医保健旅游、宗教文化朝圣旅游、生态休闲体验旅游等适销文化旅游路线。历史文化方面,重点建设敦煌文化旅游、天水祖先文化旅游、龙东先秦文化旅游、龙东南三国文化旅游、武威西凉文化旅游、西夏文化旅游、河西走廊长城文化旅游、李赣文化探索旅游、庆阳红色文化旅游、景观文化、黄河风格旅游、农耕文化旅游、龙江南旅游、高原生态旅游、冰川探索旅游、亚丹霞旅游、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游、景川文化旅


6)《2016-2020年红色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形成东部红色沃土旅游区、中南部长征丰碑旅游区、河西红西路军旅游区三个红色旅游区,成为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中国影响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红色旅游业的增长率高于全国和旅游业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接待人数超过4000万,年均增长25人%以上;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红色旅游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10万人,在2015年基础上翻一番。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新驱动力培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充分发挥各种农村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利用它们“旅游 ”、“生态 ”促进农业、林业、旅游、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农村旅游形式和产品,建设各种主题农村旅游目的地和优质路线,发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民宿和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农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合建立农村旅游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农村旅游、森林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的条件,优先实现重点村的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督规范。支持传统村保护,保持少数民族特色村的整体风格,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连续保护和适度发展。


培育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围绕基础、特色、潜力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特色村镇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支持地方政府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特色建设“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专业村。支持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合格农村建设,使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业经验为一体,通过农业综合发展、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全面实施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支持若干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园区的建设。


中国·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基于俄罗斯、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民间文化的独特性、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良好发展趋势,响应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呼吁,借助旅游业良好资源,重点发展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盈利能力强,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提高周边公民经济水平,促进俄罗斯乃至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甚至全国特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和发展。


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马斯洛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越来越集中在基本的物质生活中的娱乐和精神层面。同时,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主导经济形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体验,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本质上不再是真正的商品或服务,而是一种感觉、情感、身体、智力甚至精神体验。该项目是旅游业充分发展的产物。作为人们寻求创新、差异、奇迹、美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它满足了人们对更高层次旅游文化的需求,促进了旅游需求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形式向休闲、个性化和参与的转变。


如今,旅游消费将进入公共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已成为居民消费的新趋势,特色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一趋势将促进旅游业的爆炸性增长,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保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目建设有利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该项目的整体建设改善了该地区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根据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政策,建设和探索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和创新。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地提高俄罗斯城市的知名度。该项目的建设是藏传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间艺术、食品文化和现代旅游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具有强烈文化内涵的独特个性和现代文化旅游区。


由于项目建设大大提高了现有区域自然资源的价值,整体项目规划避免了小规模开发对整体环境的破坏,项目进入藏传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文化和现代科技,提高了文化休闲旅游的质量和品味,将迅速推动区域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4.满足人们多元化生活、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教育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大,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实际支出和比例在居民消费结构中不断增加。与20年前相比,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从被动接受转变为文化生产的指导力量。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体的消费重点开始转移到教育、科技、旅游和精神产品消费,不仅在服装、食品、生活、交通、通信、卫生和生活环境等物质生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化娱乐、广播电视、体育康复、旅游休闲等精神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和娱乐场所,以满足人们对民间文化生活体验的需求。


5.项目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中国经济也积累了许多不可持续的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等。目前,中国正在进入“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区采用新模式、新系统,有效结合互联网 、红色旅游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农业文化,打造具有俄罗斯地方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需要。


解决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项极其紧迫和艰巨的任务。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问题。就业和再就业已成为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服务,通过项目建设可以为社会提供650个新工作,为当地社会劳动力和技术中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


7.优越的项目建设区位和资源禀赋,促进项目可行性。


地貌资源:村西南有八座山峰突起半空,十分壮观,故村名藏语称“高吉”(取八山之意,旧译“高吉”为“俄界”)。基地有山峦、潺潺的河流、农田牧场、原始村落,自然条件独特。


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60%,88种植被覆盖率%,它是甘川地区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区。项目周围的绿色生态屏障可以为游客提供森林体验。它也是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为当地项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动物资源:在广阔的森林中,大熊猫、雪豹、羚羊、梅花鹿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繁殖,生产鹿茸、麝香、熊胆等珍贵药材,经济药用价值高,为项目的产业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


藏药资源: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适合各种珍贵藏药的生长,也是生产绿色藏药的理想区域。藏药可为游客提供采摘和销售平台。并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形成俄罗斯品牌的子行业。


项目依托俄罗斯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历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自然风光、民间艺术、食品文化与现代旅游的有机结合,建设中国·俄罗斯生态心故乡特色文化旅游区将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浓厚文化内涵的现代文化旅游区。


三、市场分析


3.1 中国旅游业发展分析


3.1.1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到2020年,全球游客人数将达到15亿,总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不会改变。未来10年,旅游业将成为世界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生态旅游、冒险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各种主题旅游项目将迅速崛起。


2015年,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据初步估计,2015年中国旅游业接待人数超过41亿,旅游总收入达到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游客40亿,国内旅游收入3.同比分别增长42万亿元.5%和13.1%,居民出行率达到2.98次。全年接待入境游客数次。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人数33亿,人数实亿.同比增长4亿美元.0%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旅游费用1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2亿美元.0%和16.7%。全年旅游业对国GDP直接贡献为3.32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的4.88%;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的10人.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开放和发展,对旅游业的投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2015年,中国旅游业直接投资超过1万亿元。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计划建设5万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万亿元,年均增长15元%。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极大。


3.1.2 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现代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19世纪,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社会化旅游业开始萌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发展高峰。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收入增加,工作时间从每周72小时减少到不到40小时。此外,随着铁路、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旅游业逐渐成为工业国家公众的普遍生活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约有60年代%英国人每年外出度假,包括四个晚上或更多的时间;瑞士83%瑞典每年度假一次,80岁%,挪威和芬兰是7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家庭消费结构中,旅游业一直处于支出项目的前大项目之一。世界上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数从1950年的250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6亿多人,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飙升到4000多亿美元。


中国目前的旅游业状况正处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达国家,旅游业已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新需求。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驱动的经济变革浪潮之后,本世纪,人类至少将经历由休闲、生命科学、超级材料、新原子时代和新航天时代驱动的五波浪潮,2015年休闲时代将处于主导地位。从国外的角度来看,人均年收入为500美元—800美元是旅游消费的快速扩张期。目前,我国人均年收入已达8000美元左右,部分城市已超过1万美元,为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长假的出现已成为旅游热点的推动者。据估计,假期每增加一天,游客就会增加10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活需求发生了定性的变化,进入小康城市居民不再满足于家电、食品等物质消费,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休假、娱乐消费越来越迫切的新基本需求,假日旅游热是定性变化的直接反映。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更注重休闲自由,更提倡回归自然,这是未来社会生活的总体趋势,生态旅游、文化休闲旅游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导趋势。


3.3 中国红色旅游市场分析


2015年,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拓了中国经济繁荣的新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战略机遇,为经济飞跃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红色旅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机遇时期。在新常态下,红色旅游创造了辉煌。


2015年,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同比增长11亿88亿人次.24%,入境游客208.76万人次,国内游客1.实现总旅游收入24亿人次86亿.33亿元,同比增长194元%;重点红色旅游城市接待游客4.53亿人次,同比增长14.68%,入境游客149.43万人次,国内游客4人次.旅游总收入收入286952亿人次.81亿元,同比增长13亿元%。


3.3.1 红色旅游发展特色


1.主题活动贯穿全国,红色旅游风靡全国


2015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抗日战争主题纪念活动丰富多彩。红色旅游业在全国不断升温,红色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代代相传的再创辉煌”红色长征精神旅游火炬传递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党史记载的红军长征路线,火炬传递持续了3个月,经过15个省26个县、区,行程超过1万公里,最后到华池县见面。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宣传了长征沿线和红色旅游景点,提升了长征红色旅游品牌,激发了人们参与红色旅游的热情。


2.业态融合发展,红果如锦


红色旅游资源以红色精神为核心,以纪念地和标志为载体,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复合性。根据2015年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点的抽样调查结果,大多数受访者(74).4%)在游览了红色景区的同时参观了其他类型的景区,其中历史古城、古迹最多,其次是自然观光游,即“红古结合”、“红绿结合”是红色旅游与其它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数据显示,51.7%45名游客选择红色旅游与历史遗迹相结合.3%游客选择红色旅游与自然旅游相结合。


3.投资结构多样,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城市投资423.7亿元。根据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投资结构,与2014年相比,国家拨款和银行贷款的比例有所提高,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中央预算投资7525万元,同比增加4323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涉及景区旅游公路、步道、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消防安全设施、环境改善等。


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正在争创5A福建省龙岩市古田旅游区、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瑞金市共和国摇篮景区成效显著A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4、境外市场扩大,国际影响日盛


红色旅游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传统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2015年,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点接待208名海外游客.18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接待海外游客149万人次.43万人次。


2015年9月,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在北京成立。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韩国等11个国家的35家博物馆加入了协会。来自9个国家的30家二战博物馆馆长、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等100多名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通过2015年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北京宣言-2016年工作计划及2015年-2020年工作计划(大纲)。协会成员单位将围绕人员互访、合作展览、数据交换等方面开展双边多边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和深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协会的成立为二战博物馆间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为红色旅游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5.智慧旅游有助于红色宣传


在新常态下,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起点。红色旅游 互联网已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重点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官网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推出了一系列网络虚拟展览“缅怀先烈实现中国梦”六个虚拟展览,如清明节网络专题,得到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为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创造了强烈的氛围。中国人民战争纪念馆开设了网上纪念馆,总点击率超过9500万,其中海外点击率为200万,纪念专题30个,留言5个.8万条,图片2.2万张,故事1.6万个。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宣传取得新突破,扩大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


3.3.二 产业发展前景


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披露,中国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在纪念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十二五”最后已超过2600亿元。未来五年,官方将重点发展全国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我国,红色旅游景点一般依托珍贵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是历史的直接见证。截止日期“十二五”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年接待10名游客.27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数的四分之一;红色旅游综合收入在纪念馆、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前提下达到2611.74亿元。


为了保护珍贵的革命遗址,有效加强红色旅游教育的功能,中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最近发布了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将在未来五年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列表严格遵循重大事件的历史,主要人物的基本判断,选择典型的教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紧密,适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重要标志和纪念设施、重大影响事件等,综合考虑景区外部交通条件、周边生态、传统文化、特色农村等旅游资源。


未来,有关部门将积极支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展览、文物保护、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通达条件、红色教育和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成新的理想信念教育课堂,促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化。


3.4 宗教文化旅游业分析


3.4.宗教信仰与旅游


宗教与旅游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之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印度中部恒河流域传教,宗教信徒也是最早的旅行者之一。古希腊人有旅行参加宗教节日庆典和签名的习俗。在中世纪,欧洲产生了大量的政治和教育统一的国家政治,清朝和香客在主要的宗教寺庙之间来来往往。对于穆斯林信徒来说,麦加是每个穆斯林一生都必须尝试朝圣的宗教中心。今天,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朝圣活动仍在蓬勃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宗教与旅游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宗教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和辉煌的物质文明。宗教圣地本身往往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许多宗教景点已成为世界文化和自然的双重遗产。可以认为,宗教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了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并将其转化为真正的旅游产品。其次,旅游业的繁荣不仅有利于修复和保护古代宗教遗产,而且有效促进了宗教的复兴和健康发展;宗教的健康发展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文化内涵和发展领域。最后,宗教与旅游业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在当今日益增加的社会压力下,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厌倦和逃避现实生活,逃离日常世俗世界,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宗教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3.4.2 佛教旅游市场特色


1.总体需求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国内旅游的兴起,我国宗教旅游发展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宗教旅游热”席卷全国。旅游业和宗教业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宗教旅游项目的发展中,大量游客以高度的热情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宗教旅游活动和宗教旅游“供求两旺”。尽管如此,宗教旅游的市场需求总体上小于其他旅游形式,如观光、休闲和度假。除了少数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游客外,普通游客对宗教旅游的需求仍然波动很大。在一些有吸引力的宗教节日或事件的影响下,宗教旅游可能会产生“井喷式”节日或事件过后,游客数量将大幅下降。


2.人口学特征


宗教游客的人口学特征


买家:宗教人士、寻求精神寄托的人、祈祷者、特殊爱好者;


年龄层次:20~80岁的游客主要是中老年游客,年轻人占少数;


职业背景:各种职业,多为商人,退休后也有老年人;


生活特点:生活压力大,精神世界常感到空虚,有未实现的愿望;


消费项目:上香、布施、购买宗教信物、文化体验、参观门票、度假;


旅游方式:以免费旅游为主,少数参团旅游,今年也有度假旅游;


3.旅游动机特征


参加宗教旅游的原因大多集中在精神需求层面,主要包括情感满足、艺术享受、自然与人的统一、压力释放和宣泄祈祷。


图3-三、宗教旅游动机


3.4.3 新时期宗教旅游的开发趋势


1.宗教活动世俗化、人间化


特殊的历史原因和改革开发以来市场经济的强烈影响,使当代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没有英雄和神圣感的时代。人们的闲暇时间普遍增加,阶级差异也在增加,各种社会问题逐渐出现。现有的文化教育模式无法解决人们的精神困惑,所以许多人开始接触宗教,试图找到精神寄托。在这些现实的需求和压力下,宗教信仰也不断被世俗力量所同化。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宗教在传播和说教方式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越来越符合现实的需要,适应了市场经济。正是在许多条件和影响下,宗教旅游的核心概念越来越突出了世俗的体现,通过接近公众来缓解衰落和作弊。例如,台湾佛光山以先贤为例,以建立世界佛教个性为发展理念,率先成立了周学校、学生会、青年会、读书会、妇女法座、佛教歌唱团队……,在教学中,尽量用简单的方式和例子让大家知道佛法在我们的生活中。


2.旅游产品生态化、体验化


其实宗教旅游的生态化就是“山水生态 宗教信仰”,以有形的宗教文化设施为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撑,通过挖掘宗教生态观,让游客感受到宗教的真实遗产,感受宗教包含自然、和谐、吉祥的精神,正确了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实现有意识地保护环境、美化、净化环境、改善人类自身建设的目的“教”在旅游中,不仅让游客感受到宗教活动的精神内涵,而且让游客在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让游客正确理解人类本身,改善自己的教育,这是宗教生态旅游的特点。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宗教旅游体验越来越成熟。在这个阶段,游客更加关注能够刺激感觉和精神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参与获得独特的满足。现代游客的消费心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四个方面的体验需求,宗教旅游产品结合美丽的自然环境和强烈的文化氛围,可以满足现代游客的消费心理特征,使人们同时避免生活压力,也可以从宗教文化氛围中获得精神宁静,甚至满足其审美需求。


3.参与形式流行时尚


近年来,许多地方举办了各种综合性活动,包括公益慈善活动、文艺表演和休息,以宗教搭建舞台、旅游唱戏的模式,借助佛教盛大法会一系列活动,如娱乐、商务谈判、展览和销售。宗教旅游不再面向单一的细分市场,而是以其强大的实力“兼容性”与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宗教旅游活动与民俗、文化娱乐等活动以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形式参与。比如法门寺佛光阁“素食锦年”除夕晚餐将饮食文化与佛教文化更加和谐地结合起来,融入了洒水法会、梵语歌唱、僧侣祝福等一系列活动,让大家从视觉、品味、听觉、体验广泛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引领新的祝福体验和健康饮食的新理念。台湾佛教界擅长组织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成长营、成人仪式或提供短期僧侣实践,以满足人们的冥想和休息需求。


4.项目规模大,功能综合,设施高科技


1)项目规模大


雄伟壮丽的佛教设施不仅能突出新闻效果,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而且反映了佛教的无限力量和佛教事业的繁荣。如香港天坛大佛、无锡灵山大佛、三亚南海观音等。除了大型硬件项目外,佛教旅游软项目的开发和运营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宗教舞台和旅游唱歌的综合活动已成为当地的盛大节日。例如,武汉归元寺举办的归元寺博览会包括在内“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大型法会、公益慈善活动、文艺表演、休闲娱乐、商务洽谈、展览、销售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已成为全市最大的文化旅游精品综合活动。


2)项目功能综合化


随着佛教旅游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们正从简单的满足周、观赏功能到食品、住房、旅游、旅游、购物、娱乐综合旅游支持功能,形成相对独立的主题旅游区。在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花园,除南山寺等佛教建筑、雕像、景观配置外,还有素食餐厅、电瓶车旅游线路、导游服务、购物中心、高级酒店别墅等,完全按照高级主题旅游园区设计经营。


3)设施设备高科技化


在新开发的佛教旅游项目中,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化程度甚至超过普通的旅游园区。一些佛教旅游景区已使用光盘式门票、自动监视仪、小型卫星接收器、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等最新科技产品。更有一些佛教景区采用高科技的方式使静态景观动态化,以此满足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的需求。例如无锡灵山大佛景区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花开见佛”。一座巨大的莲花铜像矗立在九龙灌浴广场,其中一尊高达7尊.全身镀金2米的金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底部衬托出直径54米的圆形大理石池,青铜铸造的高4米的9条高龙和8个不同形式的支持者环绕着池塘。随着音乐的演奏和莲花的开合,太子佛在九龙喷水形成的水幕缓升起,旋转了一周。音乐飞扬,泉水灵活,动态再现了佛陀释放迎接牟尼诞生的场景,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和精神感受。


3.5 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3.5.1 目标客户市场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定位目标客户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旅游需求


包括家庭结构、人均收入、文化水平、旅游欲望和偏好等因素。一般来说,人口多,人均收入高,增长快,旅游欲望强,旅游需求大,旅游市场客户充足。


2.旅游消费特点


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性格、文化背景、习惯等不同,不同潜在游客的旅游消费特征存在差异。


3.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为什么人们被吸引到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因为它可以为游客提供他们在自己的住所或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东西。


1)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越有品味,越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2)位置条件:包括空间距离、交通条件等因素。一般来说,在既定的收入和交通条件下,较近的旅游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而较远的旅游区则相反。交通条件是游客可达性的前提。交通越方便,可达性越强,游客就越有吸引力,游客市场就会扩大:否则,游客的规模就会受到限制。


3)服务设施、服务水平和系统环境的供应能力: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无疑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吸引游客的条件之一。此外,目的地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效率、安全保障、旅游环境等都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4)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将形成竞争游客的竞争局面,游客将被转移,从而影响游客的规模。但在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异质化的情况下,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难以替代,形成互补关系,有利于游客的聚集和规模的扩大。因此,旅游区的建设项目需要有创意,旅游产品应突出特色和亮点,以增强游客在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5.选择2 目标客源市场


1.客源市场区域分布定位


项目目标市场人群来自周边城市和当地全年龄人群。


项目目标客源市场的定位不应该是单一目标,而应该是多目标;随着客源市场的变化,不应该是固定的,而应该是动态的。


将周边市县等地定位为本项目的一级客源市场。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可与这些旅游景点相结合。此外,如果组织得当,旅游线路安排合理,形成俄罗斯国内旅游线路,在现有景点热线的推动下,将有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以项目为中心,方圆250公里覆盖了许多城市。这些城市的游客可以很容易地到达项目所在地,并将这些城市作为二级客源市场。


根据以上分析,初步预测一级市场占60%%、二级市场占40%。


2.定位旅游动机和目的


近期定位为特色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市场;中长期定位逐步扩大到自然生态旅游、户外体育休闲旅游等客源市场。


根据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分析,以休闲度假为旅游日的游客最多。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继续发展假日休闲度假旅游,以稳定现有的客户市场。


在中长期,随着景区业态的深入发展,其旅游产品更加丰富,品牌特色更加明显。在此基础上,随着项目建设的完成,自然生态体验、户外体育休闲等客户市场将逐步发展。


3、游客年龄结构定位


在不久的将来将主要定位在全年龄组。


上述目标市场定位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的,是一种三维的市场定位。根据这些市场定位,采取切实可行的营销措施,将上述潜在目标市场转化为现实目标市场,可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3.6 项目市场规模预测


3.6.1 影响市场发展的因素


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预测未来游客的发展规模。在预测景区未来游客规模时,应充分参考以下因素:


促进市场发展的因素:


1)大型项目的启动效果和景区的全面开发建设。


2)新的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


3)旅游线路和大型节日的结合将使游客数量在短期内爆炸性增长。


2.抑制市场发展的因素:


1)旅游环境容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客流。


2)周边其他同质旅游目的地分散本区客源。


3.6.2 预测旅游消费水平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现状。


2、主要客源地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高低。


3.主要景观的项目开发战略、建设和生命周期变化。


4.旅游消费比例随时间变化。


5.社会旅游消费热点的变化。


6.不同类型游客消费水平的差异。


根据景区的战略部署,由于新景区知名度低,景区功能不完善,游客数量不多,游客消费水平缓慢提高,旅游收入增长不明显。


3.6.3 游客规模预测


根据对旅游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分析,综合考虑各规划期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要求
预测变化。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平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


3.7 项目产品营销策略


3.7.1 营销方式


1.广告方式:公司将为项目中国选择强大的广告策划公司·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产品新颖独特的广告策划和宣传,让客户充分了解项目产品的优势,加深印象。


2、中国·要实现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的营销模式“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整合营销、精准营销,在做好线下营销的同时,在线营销。做好网站建设、、微博、业务、团体购买等互联网营销模式,除了提供俄罗斯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旅游价格、自然风光、文化特色、村庄特色、民俗、住宿和餐饮信息外,还可以建议游客参观路线、时间安排、住宿安排等“卖产品”,转变为营销农村休闲生活方式。


3、公司将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合作,参加全国性、区域性的展览。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公共团体认可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借助其渠道推广公司旅游产品,使项目能够得到公众的快速认可。


4、中国·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通过旅游O2O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的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高效管理。通过与旅游网站的合作,对闲置的农村旅游资源进行度假租赁的分级、整合和大规模管理,实现旅游资源的在线展示和预订,并借助平台的影响力通过APP与游客进行在线互动。完成农村旅游前在线服务,如在线信息展示、营销、互动、决策、预订、支付等,以及线下个性化、多样化的农村旅游体验的闭环过程。


5.网上互动,网上订购,“关注抽奖”、“媒体网络互动,公众广泛参与”,线下“住宿、景观、休闲、体验、娱乐、享受自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可视化技术,打造多种私人定制产品,提供中国·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产品的实时动态共享,使上消费者成为线下游客,线下游客成为线上消费的常客。


3.7.2 营销措施


1、高标准的建立企业、高标准的管理企业、高标准的质量追求,使企业提前具备国家优秀企业的标准。


2、设立专项营销资金,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做好宣传服务,维护现有用户,通过技术交流、宣传册、网络宣传等方式开发新市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成为自己的品牌。


3、注重提升中国·俄罗斯文化旅游度假项目项目产品质量有助于获得更多的市场。只有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才能保持原有市场,开拓新市场,保持品牌在目标市场的地位。


4.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实施客户精细化管理,加强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确保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5、探索和建立新的营销机制,探索多模式营销方法,引导客户在各种情况下共同开发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与公司成长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6训全职营销人员,完善营销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积极性,鼓励优秀营销人员拉大收入差距。


7.加强营销团队建设,提高营销人员专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解技术,擅长营销,融合客户”营销人才。


略……

                       

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中草药种植项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