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可行性报告

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案例)

01-12

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3.1 项目建设背景


建设现代科技农业,完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2004年至2015年,中央政府连续12个中央政府“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态循环,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如何应对许多挑战,规划发展对策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依托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环保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紧迫的形式。


中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中国的人均土地份额和水资源份额仅为世界人均份额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此外,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如果我国经济仍以传统广泛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生产模式保持快速增长,我国农业资源出口将更加严重,农业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农业有限资源将加速耗尽,农业环境和资源压力将严重限制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


简而言之,生态技术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仅可以减少农业自然灾害的危害,而且可以直接创造农业经济效益。实施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项目建设是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的需要


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处于全国发展的核心地位”,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在农业科技领域提出要求“顶天立 地”,要彻底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黑龙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战略基地。为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水平,2008年9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全面科技合作框架下签订合同“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举行了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嘉阳、黑龙江省执行副省长杜家豪、副省长孙耀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双方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前沿技术与农业生产需求的紧密结合,是对“顶天立地”最好的解释。


1.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当前政策的发展要求和方向


(2011)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年)提出,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设备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支持能力显著提高,生产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大型开垦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望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基本形成先进技术设备、组织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应保障强、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模式。


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改善农业科研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科研布局,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十二五”在此期间,继续发挥区域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作用,调动各方发展粮食生产热情,重点建设小麦、玉米、水稻、大豆优势产业,进一步开展粮食稳定生产行动,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设备和运行水平,大力开展高产和科技指导服务,促进防灾减灾关键技术,加快优秀品种的选择和应用,大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生产水平。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和仓储物流业,完善粮食仓储运输设施,引导龙头企业聚集优势产区,促进当地加工转型,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增加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继续实施重大农业科研项目,如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和公益产业科研;建立种子产业发展基金;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选择部分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稳定支持。


2)《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五年规划》提出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扩大农民就业收入为目标,以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瓶颈为出发点,重点发展产地加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一批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努力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收入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同步发展。


三、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高产、质量、简单、高效、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建设取得突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农业人才培训教育培训、科技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支持农民收入、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5以上%。


开展动植物产量、质量、抗病虫害、抗旱等重要特征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动物种质创新的分子生物方法和方法,为农业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以水稻、小麦、玉米、猪、牛、羊、鸡等主要畜禽、动植物主要病虫害和农业微生物为重点,开展以功能基因组为核心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功能基因。加强农田生态过程、农田养分利用和高效转化机制、农田地力特征和地力培育机制、污染物运输机制及其控制机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机制、重大病虫害、草鼠爆发的规律和防治机制,突破若干重大基础理论和方法,促进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为促进科技进步提供知识来源。


振兴现有科技资源,建立跨区域、跨单位、跨领域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指导和重点支持,推进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科学观测试验站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形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的战略需求,重点部署若干重大现代农业科学项目,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基本条件资源平台建设。


4)《关于加强改革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机构、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入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规划和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机制。加强对企业农业科技研发的指导和支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业机械设备、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融资、信息、品牌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科研机构、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机构、专业机械、专业机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专业院校、科技


2、项目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


发展现代科技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依托科技进步,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节约资源、环保社会的基本要求。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水乳融合,使农业经济体系更容易和谐地进入自然生态体系的物质循环过程;农业产业构成特征更容易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农业产业体系是种植产业体系、林业体系、渔业体系、畜牧业体系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农产品贸易服务体系、农产品消费体系的耦合体。农业部门之间“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特征是建立和加强生态循环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中国农业的基本地位相对脆弱,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生产技术设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业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科技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经济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减轻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倡导生态科技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生态科技农业将在中国迎来巨大的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科技农业,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3.现代条件更有利于项目建设


展望“十二五”、“十三五”,不断积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发展共识更加凝聚。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坚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快弥补农业现代化的不足已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为创造新的工作形势聚集了强有力的驱动力。外部驱动力更加强劲。新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展迅速,加快建立城乡共同发展新模式“四化”同步发展提供强劲拉动力。转型基础更加坚实。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改善,农产品供给充裕,农民发展规模经营主动性不断增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人口数量继续增长,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和农业多种功能需求潜力巨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创新驱动更加有力。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


“十二五”“十三五”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必须密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模式、发展结构优化,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和新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同步发展。


4.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传统农业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和趋势。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演变,将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传统线性增长经济体系转变为依赖生态农业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被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最佳模式,也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将发展科技生态农业和建立生态循环社会作为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技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食物网”循环生态农业系统。在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形成高效、联动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无机环境、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形成闭路能量和物质循环体系。在我国,循环农业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保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


项目建设以服务东北粳稻生产、稳定和提高粳稻产量为主要目标,通过建立实用、经济、高效的分子辅助技术体系,提高黑龙江省水稻单一生产潜力,为东北水稻持续高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通过对功能基因评价、资源评价、重要基因克隆、病虫害发生机制和防治机制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科研的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创新水平。建立新一代水稻装配技术体系解决方案,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核心战略支持。同时,充分发挥新一轮东北振兴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粳稻中心”作为协同创新的载体,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水稻的持续高效、优质高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6.项目建设需要保护和利用黑龙江独特的水稻资源


黑龙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商业粮食基地,基本具备开展分子设计育种的条件。首先,有许多可用的基因,如控制水稻萌发期低温耐受性的基因、颗粒基因、抽穗基因和抗稻瘟基因。如此丰富的基因资源为我们的 设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元素基础。第二,技术手段已经成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级标记选择、基因编辑技术等常用手段已经非常成熟,并逐渐向简化和高效转变。然而,目前,黑龙江省大多数科研育种单位仍处于分子设计育种研究的概念上,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建模和软件开发尚未真正开展。如果粳稻中心能解决上述问题,它将从传统中实现“经验育种”定向高效“精确育种”的转化。


回顾我国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水稻育种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与水稻优良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矮秸秆资源,70年代野败不育系等资源,80年代〜;90年代水稻育种光温敏核不育和新株型资源 种子的利用使水稻高产育种发展迅速。可以看出,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大量收集和保存水稻资源是挖掘和利用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黑龙江省属于冷水稻作区。由于长期的栽培、繁殖和演变,形成了适合冷水稻生态环境的品种群和宝贵的种质资源。中心希望建立冷水稻基因中心,保护和利用黑龙江独特的水稻资源,建设基因大数据,引起大科学,促进大产业,提高黑龙江基因组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龙江未来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项目的建设是保护和利用黑龙江独特水稻资源的需要。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 我国稻谷产业发展


2.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从世界上看,大米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亚洲大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90%。世界大米的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印度和印尼占世界大米消费的60%。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仅次于印度,约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1/6,占国内粮食种植面积的26.9%。平均单产6.56吨/公顷(2012年数据)比世界平均单产高34吨.3%。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27%.5%,约占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3。


1.稻谷产量持续增长


自2004年以来,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十一连丰”。2014年,我国稻谷总产量20642.与2013年相比,7万吨增加了313吨.7万吨,连续4年产量在2亿吨以上。


2.水稻种植区相对集中


中国的水稻分为籼稻、粳稻和少量糯米。其中,籼稻产量约占2/3,粳稻约占1/3。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品种分布面积差异较大。


1)中晚籼稻


中晚籼稻产量约占国内水稻产量的一半,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河南等南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14年中晚籼稻产量为10211万吨。


2)粳稻


我国粳稻分布区主要有三个:以黑龙江为核心的北方粳稻区、以江苏为核心的南方粳稻区、以云南为核心的云贵高原粳稻区。其中,黑、吉、辽、苏、浙、皖、云的粳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粳稻的85%%。2014年,我国粳稻产量7020万吨。


3)早籼稻


早籼稻产量约占水稻产量的1/6,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13个省区,其中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是中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省(区)%,决定了全国早籼稻播种面积的大局。201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为3369.比2014年下降0万吨.9%。


3.稻谷生产特点


1)生产日益集中在主产区。


仅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就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以上。其中,黑龙江和江苏的粳稻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粳稻的60%%以上。湖南、四川、湖北、江西中晚籼稻总产量占全国55%%。


2)商品率不断提高。


随着水稻生产日益集中在主产区,水稻的商品率也在上升。据统计,2014年国内水稻商品率为36.9%,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粳稻的商品率大幅上升。


2.1.2 粳稻增产势头强劲,籼稻产量徘徊。


2014年稻谷增产主要来自粳稻,当年国内粳稻产量较2003年增长2850万吨,增长68万吨%;同期籼稻产量增长1727万吨,增长14万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受种植效益相对较好的刺激,东北地区的粳稻,特别是黑龙江,发展迅速,成为中国新的主要水稻产区。在南方,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难以增加,但呈下降趋势,导致产量徘徊。


2.1.3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4年,全国水稻机插、机收、机耕面积分别达到1.6亿亩、3.6亿亩、4.3亿亩,水稻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74亩%,比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1.4 单产稳步增长


2014年,我国稻谷单产6810.7公斤/公顷,比2003年增加749.7公斤/公顷,增长12.4%。单产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水利灌溉设施改善、良法推广、机械化水平提高等。


2.1.5 我国大米供需持续宽松


2014年中国稻谷产量20642.7万吨,当年进口大米256万吨,折合稻谷约390万吨(按出米率66%总供应量为21033万吨。


2014年/2015年国内大米总消费量约20078万吨,2014年中国出口大米41吨.9万吨,相当于63万吨稻谷,总需求为20141万吨。


2014/2015年,我国大米供需平衡过剩,当年大米余额892万吨,粳稻供过于求,期末库存持续增加。


2015/2016年,预计中国水稻总产量为20700万吨,进口相当于水稻420万吨,水稻总供应量为21120万吨。预计国内水稻总消费量约1.9万吨,出口60万吨,总需求量约19060万吨。


全年供过于求,预计2063万吨余额将继续大幅增加。


2.1.6 稻米价格


2001年水稻购销全面自由化后,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形成。2004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出台后,对市场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自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水稻收获和最低收购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内水稻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已成为常态。政策在国内水稻价格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市场波动范围不断缩小,“稻强米弱”成为常态。


2.2 粳稻产业发展分析


粳稻是水稻的一个亚种,水稻原产于亚洲热带,在我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50%上述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南亚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目前,世界上有14万多种水稻品种。根据品种特点,水稻可分为籼稻和粳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粳稻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粳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达到886.6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13%,较2001年增加150.4万公顷,增长20.43%。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粳稻总产量也保持了快速增长。2006年和2009年,我国粳稻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和6000万吨,2013年总产量已达到6820万吨,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33%.64%。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一批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旱苗、旱苗稀植、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精确定量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促进了粳稻单产的提高。近年来,超级粳稻品种、温室旱苗、机插秧技术开始应用于粳稻生产,未来粳稻品种进一步增产潜力巨大。根据农业部的规划,2015年中国粳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万公顷,总产量将超过7800万吨。


图2-1:2008-2013年我国粳稻种植情况


我国粳稻种植区包括北方粳稻区和南方粳稻区。北方粳稻产区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夏季降雨集中,昼夜温差大,雨热季节,污染少,是我国优质绿色粳稻的理想种植区。2013年,东北粳稻种植面积约470万公顷,占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54个.27%,产量33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12%。南部粳稻产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江淮中下游地区。该地区位于中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春夏多雨。它是我国粳稻单产最高、总产量最大的地区。2013年,粳稻种植面积近328万公顷,占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的37%%。除上述两个种植区外,粳稻在云南、宁夏、新疆、天津、河北等地也有零星种植。


图2-2.我国粳稻优势区布局分布


粳稻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国家,尤其是粳稻“东北大米”主要是中国人喜欢吃“口粮”品种。在北方和沿海大中城市,粳稻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前景远远大于籼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粳稻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外贸易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尽一切可能发展粳稻生产,提高粳稻总产量和粳稻质量,以确保中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3 粳稻产业发展趋势


虽然我国粳稻种植面积仅为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4,但由于粳稻近100%是直接作为“口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对粳稻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有理由认为中国的粳稻生产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尽一切可能发展粳稻生产势在必行。


然而,从国家水稻生产发展形势来看,近年来南方籼稻种植粳稻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水资源的限制,华北和西北地区不可能大幅扩大粳稻的种植面积。江苏粳稻的发展也接近极限。只有东北稻区和江淮流域的粳稻才有扩张潜力。换句话说,通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粳稻总产量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近期增加粳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一产量。


略……

                       

茶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