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稿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

12-29
国家<a href=http://shiwuwuguihua.com/listinfo-9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现代农业产业园</a>稿件

“原来茯苓长这个样子啊!”7 月31 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稿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太阳坪乡八龙村3000亩茯苓示范种植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稿件,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的客人们对着地里的“宝贝疙瘩”啧啧称奇。

4 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认定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靖州成为了目前湖南省唯一一个授牌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靖州县委、县政府紧紧依托茯苓、杨梅、山核桃等特色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助推乡村振兴。

助力“五位一体”——从传统到现代

山清水秀的靖州,有一串串闪光的名片——“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南方山核桃之乡”…… 杨梅誉满全国,素有“江南第一梅”之称,年产鲜果位居中南五省第一;年集散茯苓7.8 万吨,占全国70%,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山核桃种植面积居湖南第一,是“国家山核桃栽培与综合加工示范区”。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靖州发展县域经济、推动精准扶贫的大课题。

靖州以特色产业为媒介,探索“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加工园区+种养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一方面,把三大特色产业建设作为民生工程、脱贫工程、特色工程来抓,每年整合2000 万元扶持资金着力打造茯苓、杨梅、山核桃特色品牌;按照“保价格、拓市场、稳面积、扩基地、做品牌、强公司”的思路,整合资金,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培植营销大户,扶持龙头公司和新型合作组织,构建销售网络,着力解决营销问题;另一方面,把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第一主战场,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包括茯苓科技产业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甘太综合加工园区三大特色园区,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

政策给力,产业提升。如今,园区“低小散”嬗变“高大上”。全县形成了以坳上、艮山口、江东为中心的杨梅产业核心区;以横江桥、新厂、大堡子为中心的山核桃产业核心区;以太阳坪、排牙山为中心的茯苓产业核心区。

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靖州杨梅节暨产业扶贫促销活动中,全县销售杨梅3.1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2 亿元,并带动周边县市销售杨梅1.2 万吨;过去的一年,靖州在10 余个省建立了152 个茯苓种植示范基地,集散茯苓7.8 万吨,占全国的70%,实现了“世界茯苓看中国,中国茯苓在靖州”的愿景。

太阳坪乡诸葛村贫困户吴永衔,用自家承包的责任山入股湘百仕公司,营造杨梅林26 亩,按合同约定的比例分配利润,杨梅进入盛果期后,仅此一项每年可得纯收入25740 元,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过去,一年的杨梅只能换几个‘油盐钱’。”坳上镇木洞村梅农李运前是靖州千万梅农中的普通一员。他说,以前起早摸黑,挑着担子上街兜售,价格低还卖不掉。

现在,通过多渠道营销,尤其杨梅节的举办、电商渠道的建立、杨梅深加工企业的引进,杨梅不仅不愁卖,价格还一路看涨。

发力“接二连三”——从单一到融合

“穿行在茂密的梅林中,漫步在悠长的小径上,树上是馋人的杨梅鲜果,山间是迷人的楼台亭阁,路边有醉人的花花草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翻看长沙妹子苏洁的朋友圈,一段记录今年杨梅节期间在“中国靖州杨梅生态博物馆”的游记,收获了疯狂点赞。

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更加注重产业融合,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靖州探索出“加工园区+种养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农业新业态,实现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

木洞庄园、一品东方、湘百仕、中山科技等企业相继落户靖州,成功研发出杨梅汁、杨梅酒、杨梅 醋饮、杨梅饯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了杨梅的附加值。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杨梅黄铜”提取项目,更是要把杨梅的价值“榨干吸尽”。

目前,全县各类杨梅加工企业达 10 家,形成年产杨梅果酒 1.2 万吨、杨梅蜜饯1000吨的生产能力,销售收入达 1 亿多元。整个杨梅生态产业园,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植物园于一体。建设有20家杨梅冷链物流企业,5 大杨梅产业基地(研发基地、品种园基地、十万亩种植基地、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千亩杨梅良种苗木繁育基地),6 个杨梅酒庄,10 个杨梅特色村寨,100 个杨梅农家客栈。

眼下,杨梅采摘季节已过,但作为“中国靖州杨梅生态博物馆”核心景区所在,坳上镇木洞村的杨梅基地里的游客依然不少。这里作为靖州杨梅最大的生产基地,正是靖州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体,3 万余亩杨梅依次分布在杨梅生态博物馆旅游步道周围,每年吸引10万人次游客前来赏梅、品梅。杨梅火爆销售的同时,运输、包装、餐饮、劳动力市场等行业随同跃升,农民收入蹿高,旅游业总收入达亿元。

位于渠阳镇二凉亭村的靖州绿园生态农庄,集采摘、休闲、餐饮于一体,安排固定就业18人,年接待游客20 多万人次,产值 800 多万元,利税100余万元。

“天天都爆满,最多是时候每天要接待1000多人,生意火爆忙不赢!”谈起杨梅节期间的经营状况,农庄老板聂仁建眉飞色舞。

借力“一带一路”——从靖州到非洲

“最近茯苓长势怎么样了?一定要注意暴雨和高温!”县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身在靖州、心系非洲”,三天两头通过联系在南非的茯苓种植户,询问茯苓生长情况。

2015年,福建药材种植商选中靖州茯苓纯菌丝种“湘靖28号”,漂洋过海带到非洲。“湘靖28号”由王先有牵头研发,曾搭载神舟十号进行太空育种,原本生长期为1年的靖州茯苓在非洲9个月就能成熟。试种当年,靖州茯苓在马达加斯加大获成功,后来,靖州茯苓又被推广至南非。

现在,两个非洲国家共种植茯苓200万窖,鲜茯苓年产量达5000吨。今年,药材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已在靖州购买茯苓菌种1000万袋,预计今年非洲产鲜茯苓产量将超过2万吨。

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作为靖州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另一主体 ,坚守“高标准”,打造“大基地”,建有茯苓菌种选育研发中心、国际茯苓交易定价中心和茯苓产品初加工基地、茯苓产品出口基地、茯苓生物医药食品研发生产基地,突出基地、园区、市场、科研4大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菌种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龙头企业培育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湖南补天药业是第一批入园企业,在靖州太阳坪乡八龙村,公司发展了3000亩的茯苓示范种植,引导农户采取轮种方式种植茯苓,从菌种选育、种植、后续管理全程标准化。目前,从茯苓菌种培养、茯苓规范化种植,到茯苓饮片加工、口服液胶囊生产,公司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2018年实现产值2.4亿元,创税3100万元。

然而,这仅仅是靖州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

2017年来,靖州全面推行高标准开梯、种植、培管,建设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大基地”。先后制定发布了杨梅、茯苓省级地方标准7个,新增杨梅标准化基地6250亩、节水灌溉3000亩、老园改造21000 亩,新增茯苓袋料栽培示范基地500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5%。

目前,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内的全国最大的茯苓加工贸易中心已初具规模,茯苓万吨中药饮片厂、茯苓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据统计,靖州仅在茯苓专业市场及茯苓加工贸易中心从事茯苓粗加工和贸易的就有2000多户1.65万人,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祝继冠 刘杰华 钟明作)

来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稿件:怀化日报

一周热点

彭国甫: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三个落实” 务实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在基层丨“搬”出幸福新生活——麻阳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报道日本投降日文报纸内容在芷江首次公开

中方科目三考场正式投入使用 大大缓解怀化驾考压力

国家<a href=http://shiwuwuguihua.com/listinfo-98-0.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现代农业产业园</a>稿件

版权声明:本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怀化日报”“来源:边城晚报”“来源:掌上怀化”“来源:怀化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怀化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怀化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