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项目 > 产业规划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旅游规划是什么意思

07-02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

NO.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问题的提出

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铜陵旅游产业规划,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流行的专业名词出现,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文化旅游和旅游的界定未有定论。学界最宽泛的表述是不严格区分旅游和文化旅游,认为旅游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物质消费与文化享受相结合的最高层次活动。从旅游活动的属性看,无论旅游者的动机有何不同,旅游都属于人们一种暂时或短期的生活方式,经济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因此,旅游总体上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而流行的主流见解,则是从旅游活动的需求主体即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其旅游活动内容的差别来区分旅游与文化旅游,从而把文化旅游看作旅游的一个分支。这种见解从旅游活动的内容上区分出自然观光型旅游和人文鉴赏型的文化旅游活动,把那些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即旅游者带着了解历史、建筑、艺术、宗教、风俗民情等特殊目的的游览活动叫做文化旅游。

问题的提出

文化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带动性强,已经成为世界旅游的新兴热点和发展方向。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铜陵旅游产业规划;2009年11月,国务院推出《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明确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动力、民生、幸福、低碳的朝阳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有举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受制因素众多,其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与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相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铜陵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积累蕴藏了悠久灿烂的铜文化,铜文化是这座城市的内核文化,也是这座城市繁衍壮大的主流文化。2009年3月,铜陵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恢复等众多难题。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展铜工业旅游和铜文化旅游活动,发展农业旅游,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不言而喻,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不仅顺应了国家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而且又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和联动作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

NO.2

铜陵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文化旅游是集结文化、经济、科技、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从时间角度上,可分为历史文化旅游和现代文化旅游;从形态表现上,可分为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农业文化、山水文化等旅游。按其形态表现划分,铜陵市文化旅游资源划分详见表1。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铜陵旅游产业规划

NO.3

铜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迅速,但与省内周边的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铜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01 整体开发程度较低

与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内城市相比较,铜陵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步晚,再加上文化旅游业发展前期经济回馈较慢,短期效果也难以实现。由于现行财政体制制约,铜陵作为资源型城市的筹资能力非常有限。目前已开发的旅游点规模小且分散,产品新意不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旅游产业化运行,旅游区域联动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只能简单地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游览需求,没有真正发挥铜陵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和文化优势,很难保证让游客驻足停留、流连忘返。

02 核心资源可观赏性不足

铜陵文化旅游资源相对比较多,个体规模比较小,而且分布比较散乱,与周边佛教圣地九华山、世界名胜黄山等著名景区相比较,吸引力明显缺乏。青铜文化知名度较高,但现实中载体很少。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观赏性不强,游客逗留时间短;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有较强的吸引力,游客却无法体验参与乐趣;枞阳县浮山景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但旅游要素建设落后满足不了游客需求。总体上看,铜陵尚缺少主体性、号召性核心景区。

03 局部生态环境欠佳

铜陵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型工业城市,受早期科技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制约,加之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工业“三废”污染的处理净化不够,土壤、水质、空气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是全国典型的二氧化硫与酸雨“两控区”之一。生态环境质量的退化制约了铜陵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持续进行,但铜陵面临的环境问题仍比较严峻。旅游业的发展依托生态环境,铜陵旅游景区环境治理优化是个长期的、见效慢的大工程,需要重点开发、重点保护、循序渐进。

04 优质人力资源匮乏

铜陵市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对高质量旅游人才的吸引力尚显不足。文化旅游企业缺乏系统人才培养机制,多层次的人才队伍难以建立,特别是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设计型人才队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技能培训不够,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目前,旅游消费逐渐由走马观花式旅游向文化考查型、生活体验型转变,要求导游人员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高的服务水平和更好的组织能力,这对铜陵的旅游人才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

NO.4

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与具体对策

铜陵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

养生休闲旅游是当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大热卖点,养生休闲旅游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保险、科技文化、生态农业等多种领域。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股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服务业占GDP达75%以上,其中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达20%以上;德国服务业占GDP达75%左右,其中健康产业占GDP达15%。二是从我国现实来看,我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和健康等产业已成为经济新增长点,是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全世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普遍发生,经济水平的上升和收入的增加,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正成为发展热点。我国法定假日的调整也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在健康和养生上的消费也日益增多,愿意花钱买健康。

综上所述,铜陵打造养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恰逢其时,也将大有作为。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实施养老健康,支持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工程的建设。从全省层面来看,省委省政府倡导发挥我省天然生态优势,引导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健身、健康、医疗等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养生休闲的场所。从铜陵自身层面来看,一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文化优势,拥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铜文化资源;二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地理交通优势,铜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境内南部低山环绕,丘陵纵横交结,自然景观丰富。随着铜陵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格局的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将得到进一步深度开发,京福高铁、宁安城际铁路带领铜陵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九华机场近在咫尺,铜陵的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三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自然气候优势,铜陵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物种丰富,森林覆盖面广,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光照充足。四是铜陵具有发展养生休闲旅游的产业优势,江南文化园、天井湖公园、凤凰山牡丹园、钟鸣农家乐、新桥高技术农业示范园等一批景点可以作为良好的养生休闲旅游基地。

具体对策

1

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一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相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相结合,县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乡镇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要求,编制好铜陵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二是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做好“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来打造。三是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规划。规划好文化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同时配套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规划铜文化游(线路):火车站→狮子山→金山→凤凰山→铜博物馆→天井湖公园→铜都景观大道→铜商品市场→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

2

深化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在政府和产业链两个实体上,既要分开,又要合作,更要突出政府机关的服务与管理功能,通过对产业市场的宏观调控,使文化旅游产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同时加快经济调整,市场监管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提高行政效率。二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旅游产业尽可能多的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本向文化旅游产业集中。加强景区交通和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加快景区的安全设施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景区内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的监管。

铜陵旅游产业规划

3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文化旅游产业是个前期需要高投入的产业。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积极推进铜陵旅游景区事业单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按照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建设和经营。三是鼓励和支持大企业通过参股和兼并的方式取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开发精品旅游景区。四是设立铜陵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成立专业的旅游投资公司,构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融资平台。加强与国际旅游机构的合作。五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安徽省省政府的支持下,财政厅设立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六是完善贷款贴息政策,主要针对民营企业所经营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建立金融信贷激励制度,将中小文化旅游企业贷款纳入考评体系中,实行存款与贷款相挂钩的考核方法。七是实施保险补贴政策,针对文化旅游企业对文化旅游项目实行保险的,财政厅按实际发生的保险费的一定比例对文化旅游企业给予相应补贴。八是鼓励铜陵境内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4

夯实文化旅游产业基础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围绕完善“六要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设施建设。首要是保证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开通铜陵站、铜陵北站至各个重要景区道路,提升道路路面等级;增加四星级以上酒店数目,满足更高的商务旅游的需求,增加经济型酒店数量,同时提高酒店行业的服务标准;提高旅游服务从业的业务素养;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居民发展原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提升工艺品的质量和档次。

5

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和项目

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尽管目前有些区域发展顺序有所不同,但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三二一产业顺序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文化旅游是创意创新创造产业,追求无中生有、有中生奇。

一是确立核心文化层,统一宣传口号,突出古铜文化、生态山水和养生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从文化上看,铜陵作为中国古铜都已无可争辩,“铜”文化已成为铜陵繁衍壮大的根祖文化和主流文化,“铜”文化特色在皖中南地区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竞争优势。从区位上来看,铜陵处于皖江城市带的中心,随着京福高铁和宁安城际铁路的贯通,铜陵将处于两大交通枢纽的核心地带,将成为省会经济圈通江达海的重要口岸和商贸集散地,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和文化传播能力将大幅度提升。应当充分挖掘“铜”文化历史底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充分融合,率先实现文化产业的崛起,打造“皖中南文化产业中心”,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竞争中,打造高品位铜文化产业,增强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是创新文化旅游项目的形式。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好的创意立刻让产品身价倍增,游客接踵而至。所以,旅游要从创意抓起,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体现情和景交融、游客与景点互动,重点突出“玩”的精髓。

6

吸纳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着力培养、吸纳文化旅游产业和各类专门人才。建立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建立与导游等级相配套的薪酬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导游队伍;鼓励境外著名旅游人才培训机构进入铜陵;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设立“旅游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鼓励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用专项基金支持教育、培训、科研。

二是由政府搭建平台,充分借助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中国安徽民俗文化节、中国铜陵凤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综合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综合媒体,加大铜文化旅游产品的推介和舆论宣传力度。与周边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了铜陵旅游市场空间。积极参加国家和各省份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各项促销交流活动,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多种营销方式,搞好宣传促销活动,借机提高铜陵旅游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让世界了解铜陵,也让铜陵走向世界;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同时也得落实“请进来”工作,保证旅游业内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展开,加速融入“两山一湖”旅游圈的步伐,也要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业内交流。

7

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

一是抓引导。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方法,引导企业、农户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别是阳光康养休闲产业。二是抓特色。围绕做大做精,抓好“铜”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延伸铜陵铜文化产业链,培育铜文化产业集群。三是抓节庆。围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办好青铜文化博览会、国际铜雕塑艺术展、青铜文化论坛、凤丹文化节,各乡镇要积极探索聚人气、促商气的各种节日活动,比如草莓节、葡萄节等等。

8

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产业环境治理工作

一是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进一步扩大对矿山、复耕土地以及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二是加快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山水园林城市。集中开展旅游线路的“三线三边三小”环境整治工作,以治污、治乱、治脏为中心,加快沿线绿化工作。加大力度整治老工业区环境。重点落实翠湖、天井湖、顺安生态湖水、西湖湿地工程水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美好乡村,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三是加强对重金属与危废物的治理工作。继续制定并贯彻执行《年度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考核实施方案》。以压煤、降尘、控车、迁企、减排、增绿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降低全市酸雨发生频率。

作者:郭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