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新区 > 高新区名单

株洲高新区

07-15
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园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13项国家级荣誉,已成为株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城市拓展的“主阵地”和社会文明的“展示窗”。

从2013年开始,株洲高新区进入了第三个十年的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发展阶段,基于自身较强的动力产业优势,提出把株洲高新区打造为“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构想。至此,“中国动力谷”成为株洲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张闪亮名片。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1基本介绍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同意并不断完善,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即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2]。株洲市天元区建区于1997年7月,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2008年12月,成为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五个核心示范区之一(株洲天易示范区)。2011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现辖三个街道、四个镇,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万。

经过第一个十年“初创探索期”(1992-2002)和第二个十年“二次创业期”(2003-2012)的发展,株洲新区累计投入300多亿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带动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区域空间上,从1992年的一片荒丘菜地起步,发展为建成区和在建区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两环三道”、“七纵四横”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体系已经形成,城市道路均已实现美化、绿化、亮化,湘江风光带环抱新区,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穿越新城,栗雨中央商务区、体育中心、湖南工业大学、武广客运株洲西站、神农城、湘水湾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建成。

2013年,株洲高新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中国动力谷十年行动方案”,围绕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任务,立足株洲高新区基础和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宗旨,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以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把株洲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打造“中国动力谷”和未来的“世界动力谷”。

2中国动力谷

中国动力谷(China Power Valley):是中国动力产业集聚发展的湖南省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别称。

内涵

中国动力谷“飞轮”标志“中国动力谷”代表三层含义:中国,代表国家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即: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谷,代表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由来

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市天元区建区于1997年7月,2000年底高新区与天元区进行职能归并、效能整合,实行统一的领导体制、财政体制、人事管理和机构设置,构筑了“株洲新区”。

2013年3月,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制定“株洲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行动方案”。经学习调研先进高新区成功经验和结合株洲高新区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优势,2013年5月8日,株洲高新区首次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这一战略构想,并组织制定了《打造中国动力谷--株洲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行动方案》。同年7月,经株洲高新区工委、天元区区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8月,株洲市委将“打造中国动力谷”上升为全市发展战略。9月,《打造中国动力谷——株洲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年行动方案》(2013—2022年)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论证评审,得到高度认可[3]。同年底,打造“中国动力谷”纳入部省共建项目,上升为湖南省发展战略。2014年,株洲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以打造“中国动力谷”为核心内容,与长沙、湘潭一起申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4]。

目标

株洲高新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中国动力谷十年行动方案”,围绕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的任务,立足株洲高新区基础和优势,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宗旨,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以着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把株洲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打造“中国动力谷”和未来的“世界动力谷”。

三基地一中心

“十三五”期间,中国动力谷将抢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低空空域逐步开放、能源战略深度调整等重大机遇,构建中国动力谷“三基地一中心”,即世界一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基地、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基地、动力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服务中心。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2014年12月,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株洲高新区迎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遇。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中国动力谷,株洲高新区正在全力建设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位置,规划总用地面积5382亩,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项目定位为中国动力谷引进和培育企业研发机构的核心载体,致力营造“山·水·林·园”于一体的生态研发与生产环境,通过打造政策政务、人才服务、科技金融、公共技术、商务配套、创新文化六大平台,构建科学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2015年8月31日,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盛大开园[9]。力争5年内吸引集聚300家高水平研发机构、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5000名各类科技人才,年新增超过300个发明专利授权。建成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大动力产业

【轨道交通】

株洲是“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也是闻名于世的“中国轨道交通之都”,是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有近80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品牌声誉最响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

2014年,全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花落株洲,株洲电力机车、城轨等产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株洲生产的电力机车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27%,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的“旗舰”企业,迅速抢占电力机车、高铁、地铁等核心技术的全球制高点,从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株洲抢占全国40%市场份额。2015年,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的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经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2家,配套中小微企业达100多家,总产值突破千亿,成为株洲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面,是湖南省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产业。中国动力谷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创造基地的目标,以解决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空间、功能配套、市场开拓等问题为导向,实现轨道交通产业从“做强做大”向“做强做优”的调整。在产业基地建设、集聚发展、科技创新、保障服务等方面全力扶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与轨道交通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

【通用航空】

株洲是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拥有60年航空军工的生产经验,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中小微型燃气轮机、航空机械传动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是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5]。

目前我国在役的中小型飞机,60%以上的航空发动机均产自株洲。由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龙”发动机中小航空发动机,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株洲航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整机制造、航空配套和衍生产业已经起步。加拿大普惠、法国透博梅卡、北航小蜜蜂等,已陆续加盟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公司;中航动力零部件制造、山河科技、美国罗特威、南方宇航高精传动等企业纷纷落户株洲;高精传动、中航发动机维修中心建成投产;机场大道、航空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目前,株洲拥有航空产业企业30多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相继获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中小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最具投资价值的通航产业园”荣誉称号。通用航空产业的兴起,为株洲航空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2015年,株洲航空产业产值增长达62%[6]。

随着低空的开放,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即将迎来“井喷”,通用航空产业迎来黄金时代。面对规模达上万亿的市场,中国动力谷将以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科技专项落户为契机,大力发展中小型直升机整机制造和航空传动系统零部件,打造集研发、生产、孵化于一体的航空产业园,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通用航空基地,完善“中小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航运营+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航空产业链。到2025年,使通用航空产业年实现直接产值870亿元,集群年产值达到千亿目标[7]。

株洲是中国首批电动汽车专业化制造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的城市之一。

2004年便开通中国第二条、湖南第一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线。

2011年,株洲627辆公交车全部被置换成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成为中国首个实现城市公交电动化的城市[8]。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株洲高新区动力产业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迅猛。成立于2007年的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集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于一体,具备研发、制造和试验检测能力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其生产的增程插电式新能源客车2013年入选国家战略性新产品。

2008年,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株洲高新区布局了北汽第一个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2015年6月,由北汽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EV200在株洲基地下线;2016年3月,国内首款量产纯电动SUV——EX200在株洲基地成功下线。

2015年底,北汽株洲分公司整车生产突破50万辆,中车时代电动具备年生产新能源客车整车1万辆、动力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2万套的能力。以北汽株洲分公司、时代电动为骨干,株洲汽车产业集聚了160多家汽车整车、零部件及机械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9]。

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中国动力谷将通过加快搭建新能源汽车检测平台及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汽车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着力构建汽车整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文化展示四大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集群年产值达到千亿规模[10]。

3产业布局

株洲高新区“一区四园”布局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经科技部批准同意并不断完善,株洲高新区实行“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即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

4经济实力

2014年,株洲高新区实现GDP615亿元、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分别增长10.5%、15%。2015年,株洲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5亿元,增长8.5%;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860亿元,增长8%;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顺利开园,12个创新型项目签约入驻,动力产业持续增长。

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9.1%,增幅全市第一,轨道交通、汽车产业产值均突破100亿元。2016年1-6月,株洲高新区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22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0.76%,同比增长16.5%。在全国115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6个单位)综合排名中,株洲高新区排名第28位。

5基础设施

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和完善了科技园区和城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构筑了环网交织、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市主干道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6政策环境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赋予国家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及省级外资审批权限,制定并严格落实了“无费区”政策。

7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9日,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