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规划

产业链结构(产业链结构图)

03-17
产业链结构

智能制造系列观察

②产业链结构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可分为三层。上游为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智能制造装备,下游为系统自动化集成。上游核心零部件为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对外依存度较高,为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近年来,在国家密集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中。

产业链结构

智能制造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可细分为硬件层与软件层,中游智能制造企业可通过提供智能制造装备与解决方案参与中游市场。

产业链结构

一、智能制造产业-上游分析

(一)智能制造硬件层囊括传统硬件与新兴硬件,以镜头模组为代表的传统硬件国产化率高,且供应充足,而智能传感器、高功率激光器等新兴硬件国产化率有待提升。

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结构

传感器是智能制造设备需求较为广泛的核心零部件,在传统传感器制造行业,中国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在智能传感器领域,中国在部分核心技术上与国际仍存差异,整体仍处于快速迭代创新的阶段。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高景气的带动下,中国涌现出多个专业智能传感器初创企业,带动智能传感器技术升级创新。

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中国企业在智能传感器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二)软件层的代表为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市场以国际厂商为主导,但中国厂商已开始陆续崛起,未来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结构

工业软件设计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软件操控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定义着产品整个制造流程,从研发、管理、生产、产品等各个方面赋能,重新定义制造。PLM作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最高,但在中国企业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领域竞争力较为薄弱,市场以国际厂商为主导,中国企业仅有航天神软与金航数码占据12%与8%比例。

二、智能制造产业链-中游分析

智能制造设备成本结构

智能制造企业初期受硬件成本、定制化需求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偏低,但随着智能制造渗透程度加深,毛利率将快速增长。

产业链结构

来源:头豹研究院

智能制造设备中研发与硬件是主要成本支出,占比分别为50%与35%。智能制造设备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受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制约,原因为不同行业对零部件特性的需求,零部件供应商需进行定制化生产,且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但此部分影响程度较小,仅新兴零件的定制化成本会提升生产成本,镜头模组等传统零件仍呈现供应充足且售价逐年递减的趋势。

研发成本是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的重点支出,工业细分领域过多,且设备要求不尽相同,设备通用性低,需根据具体领域进行调整。智能制造研发人员学历门槛高,薪资高,因此智能制造企业研发投入较高。

三、智能制造产业链-下游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产业智能制造渗透率较高,整体呈现由下游逐渐向上游延伸的趋势,中国智能制造总体渗透水平较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产业链结构

来源:头豹研究院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中,以3C电子与汽车为代表的下游产业市场化程度更高,消费者信息反馈更加及时,下游企业更偏好于分析消费者偏好与需求对产品进行升级,因此该领域产品迭代周期短,对生产效率的要求更高。对效率的高要求推动制造技术的进步,从而提升智能制造在行业内的渗透率。

金属冶炼等产业链上游行业工艺技术更新速度慢,因此在智能制造发展初期的渗透率低于3C电子与汽车行业,中国智能制造总体渗透水平较低,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本系列第三期“【产业洞察】智能制造系列观察③投融资情况”将于近期发布,敬请关注。

往期回顾:

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结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