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项目 > 产业规划

襄阳文旅产业规划,襄阳文化旅游项目

07-02

“侠之大者襄阳文旅产业规划,为国为民”,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郭靖义守襄阳之壮举令人扼腕。人物是虚构的,战争却是写实襄阳文旅产业规划:1234年“宋蒙灭金”后,蒙古帝国与偏安的南宋政权围绕襄阳城展开数十年争夺——这座源起春秋楚国“北津戌”,始筑于西汉高帝年间的江边古城见证了王朝更替。

白云苍狗,江水悠悠,襄阳古城依旧人来人往。不过,未来三到五年,古城内常住人口将会大幅下降。近日通过的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显示,该市将投资141.5亿元,在古城启动新一轮大规模人口外迁及维修改造工程,现6.84万常住人口将有超过4万人被疏解。

古城疏解改造在国内多地曾有出现:平遥、丽江、大同、枣庄、泉州、绍兴……转型成功者有,一地鸡毛者有。作为湖北省经济老二,襄阳投入约一整年的税收(2020年税收收入124.2亿元)来改造古城,这里面有哪些考虑,其前路又将如何襄阳文旅产业规划

襄阳文旅产业规划

-1-襄阳古城内近六成人口将被疏散

位于汉江南岸的襄阳古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下襄阳古城墙是明清年代建筑,史上襄阳古城墙曾有六座城门,如今仅留下三个,而形制最完整的当属城东南的震华门,前两年该城门出现墙体垮塌,经大修后恢复。

据媒体报道,襄阳市计划采取过街天桥方式,对东西南门进行连通,将其外部风貌与城墙保持一致,同时通过修建加固修缮实现城墙全线贯通。古城墙外就是亚洲最宽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连通汉江,长度超过5000米,最宽处约250米,平均宽度接近200米。

城外河宽,城内人盛。湖北日报介绍,襄阳古城现有常住人口6.84万人,人口密度2.67万人/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同类绍兴古城现为1.7万人/平方公里,凤凰古城则为0.5万人/平方公里。搜狐城市探员早年曾游玩襄阳,当地历史典故层出不穷,总体环境难称大雅。

“随着时代变化,古城内居民越来越多,老城区问题日渐凸显。”媒体援引襄阳规划设计院人士说法称,密集的人口和狭小的空间,导致古城交通拥堵、人居环境不佳,老旧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历史文化展示空间不足,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难度较大。

近日襄阳主政者在相关专题会议上提出,要做好古城保护利用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要科学规划、多点布局,稳妥推进古城内单位和居民的外迁工作”。外迁多少呢?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将投资120亿元疏解城内居民4.01万人,保留2.83万人。

与人口疏散同步,古城内50多家党政事业单位、3所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以及3家医院等也将外迁。外迁到哪里?湖北日报披露,襄阳城东庞公片区将开发“古城新区”,并定向安置外迁居民2.13万人;疏散的党政机关大部分拟迁东津新区——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有网友已迫不及待地提问称,“东津新区政务大楼已建成,为何市政府等迟迟不迁?”

疏散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两千余年建城史,使得襄阳古城三步一典五步一景,襄阳决心“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襄阳提出“保护性开发汉江南岸文化旅游集聚区,充分释放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毫无疑问,襄阳古城将扮演核心角色。

襄阳文旅产业规划

襄阳市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图源于襄阳十四五规划

-2-恢复遗存复现古迹“不搞大拆大建”

搞文旅要么靠老天爷赏饭(自然景观),要么是祖上积德(人文景观),襄阳属于后者。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襄阳集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于一身。不过,长期以来,襄阳之“山、水、城”资源并没有形成产业发展优势,当地人戏称“有说头,没看头,少玩头”。

襄阳十四五规划“以古城为主要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对全域旅游空间进行布局,计划从明年起再用3至5年时间,将古城创建为5A级景区。当地将恢复部分已消失遗迹遗存,如汉末最大学宫书院学业堂、中国第一状元坊、襄阳王府南向正门等。同时还将复现“临汉夕照、拱宸怀古、昭明晚钟、阳春新柳、西成凌波、仲宣唱晚”等景致。

“恢复遗存,复现古迹”是否意味着大兴土木?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聊城2009年启动古城复建大规模拆除古城老建筑。两年后,除了文保单位和少量传统建筑幸免于难,约1平方公里古城基本被拆光。大同自2008年起开展大规模复建古城计划。随后五年,古城居民和现代风格建筑被要求迁出,大同古城成为了一座(学校、医院和人烟)“三无工地”。

在相关专题会议上,襄阳主政者称“要多保留古城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保留历史遗迹和建筑原式样、原材料、原工艺,确保修旧如旧,留住襄阳韵味”。此外,要恢复古街古巷名称,挖掘民间故事,“保留原汁原味古城风貌、市井味道、烟火气息”。

襄阳文旅产业规划

第一步外迁人口,第二步复城造景,第三步景区运营,粗看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方案”,感觉似曾相识。毕竟平遥古城改造珠玉在前,绍兴古城疏解也正在进行,这两个城市古城文旅方法论似乎给了襄阳不少启示,三地古城保护“异曲同工”。

1997年以前,山西平遥县内常住人口近5万,多数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都在古城内,申遗成功后,当地80余机关单位、医院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搬出古城,带动城内2万多人外迁。平遥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2019年平遥接待游客17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9.72亿元。

绍兴文旅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绍兴古城”复兴计划,建设古城文商旅集群。调查数据显示,(绍兴古城)2018年常住人口约16万,人口密度约1.9万人/平方公里,媒体报道称,未来将降至0.73万人/平方公里。此外,高楼也是疏解对象,曾经的“第一高楼”绍兴大厦被拆除,原来两栋12层行政中心降至5层,还有一些其他高层建筑被逐步疏解。

-3-古城从服务居民生活转向文化经济

古城功能疏解不仅是规划问题,更是经济问题、公共治理问题——其背后成因复杂,从国内古城改造案例来看,其结果更是难料。

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在能源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优化背景下,部分历史城市尝试通过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与产业基础,使城市产业结构向文化旅游方向转型,达到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山东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城市之一,在过往枣庄曾靠煤炭衣食无忧。成立于1878 年的枣庄中兴煤矿,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煤矿之一。煤炭终究是消耗品,新世纪以来这座城市不得不面对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严重单一的现实。这座亟待转型的煤炭资源城市,选择把台儿庄古城作为枣庄发展文旅产业的“起爆点”。

与枣庄一样,大同也面临着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资源依托型产业结构优势不复存在的困境。由发展煤电能源产业转向重点发展文旅产业,将文化遗产视为新的开发资源,以此加强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建设——这种思路引导了大同的大拆大建。

此外,还有的城市开发文旅则是为了补短板。例如,在上一轮城市发展中,湖南永州市出现了新兴产业、城市规划向冷水滩区生态新城集聚的现象。随着新兴产业、城市规划向生态新城集聚,作为老城区的零陵区却逐渐出现萧条、破败景象。在此背景下零陵古城开街,文旅产业地促进了永州经济发展区域协调。

如果说大同、枣庄等城市是“不得已而为之”,利用古城特色引导产业转型,那么绍兴古城、襄阳古城则是“主动为之”——这些城市本身拥有良好产业经济基础,随着文旅新价值时代到来,它们基于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了更高阶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动机。

“目前古城老旧、拥挤状态,以及有说头没看头的感叹,都与襄阳的历史人文、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即使是居住其中的群众,也会牢骚满腹。” 当地学者认为,古城功能要从服务居民生活向服务文化发展转变。“襄阳GDP位居全国城市50强之列,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此时急需促进城市形象与文化内核相协调。”

襄阳文旅产业规划

-4-襄阳古城文旅开发要避开哪些“坑”

各个城市“保护和利用古城”动机不尽相同,但是有些负面效应却是相同的。除了可能遭遇“破坏性开发”的大拆大建之外,襄阳在古城疏解改造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碰到怎样的坑呢?

受商业模式影响,国内古城给游客一种“似曾相识”、“好像都差不多”的印象,业态相差无几,且过度商业化。例如,台儿庄古城增加热气球飞行等,这些项目缺乏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邂逅之都丽江”已成为噱头与标签,旅游带动丽江古城发展,但古城内部也只剩下商业。

过度商业化虽说“面子不好看,口碑不好听,但是至少里子得实惠,怕的是过度商业化却没有客流。荆州旅游由于客源市场不足,经济效益甚微,导致当地商业业态畸形,店铺空置率高。景区商业区现代服装、母婴等店铺占比大,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商铺、美食老字号却是寥寥无几,商业结构与荆州古城文化气息背道而驰。

其次是大尺度疏解的负效应。平遥古城在保护古建筑群时不得已迁离了学校及医院,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丽江古城“原住民”的迁出叠加外来人口的迁入,很大程度制约了丽江古城纳西族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承。襄阳古城疏解哪些人走,哪些人留,也将是个棘手问题。

除了古城自身改造之外,襄阳必须要跳脱出来,毕竟全省全国古城那么多,楚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也不止在襄阳。拿湖北省内来讲,谈及楚文化,大部分人会想到武汉;谈及三国文化,大部分人会脱口而出“三国赤壁”、“刘备借荆州”。襄阳古城拿什么去跟荆州、赤壁、武汉来竞争?襄阳十四五布局的“一心、三极、三带、四区、九集群”必须抱团才行。

古隆中、唐城、汉城、岘山、五道峡、尧治河、襄阳古城……2019年襄阳共接待国内游客602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47亿元。襄阳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文旅产业这一大盘棋,襄阳古城将是“棋眼”所在。

参考消息:

襄阳古城将启动新一轮维修改造.湖北日报

5座历史文化名城 究竟如何违规.人民日报海外版

深入挖掘襄阳历史文化内涵 科学有序推进古城保护利用.襄阳日报

文旅融合下丽江古城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刘玉安

荆州古城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路径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古城大同“古城保护”建设实践研究.游奕辉

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襄阳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