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动态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高新答卷

10-29

  1996年3月11日,省政府批准武进高新区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武进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引领下,武进国家高新区在空间和产业格局的双重演进之中,从3.4平方公里出发, 裂变为管辖面积81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达182平方公里,一跃成为常州对外开放的主窗口、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创新转型的主力军、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凭高新“初心”,不断试和闯; 担高新“使命”,始终干和创。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评价中,武进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38位,连续四年排名位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一。

  今年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期间,一批总投资超163.7亿元的新项目签约落户武进国家高新区。至此,武进国家高新区今年已累计完成总投资10亿美元项目1个、5亿美元项目1个、3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服务业项目1个。

  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近年来,武进国家高新区持续做优做强高端装备、电子和智能信息、节能环保、新型交通四大主导产业,以龙头项目为牵引,重点突破,实现了“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的连锁效应。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三链融合”,做好新时代“高新”文章。“一车一人一芯”产业名片特色彰显,国家级海智基地正式落户,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招大引强、快推项目,是武进国家高新区始终保持发展活力的“原动力”。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之一的安川(中国) 机器人,今年上半年完成开票销售7.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依托齐全的产业链和优质的区位优势,有力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安川(中国)机器人常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野真佐和在不同场合表示过,企业由此成长得更加快速。

  今年1—8月,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完成销售收入112.6亿元,同比增长184.3%;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曾形容,选址武进国家高新区是一次理念、定位相契合的牵手,武进国家高新区早在2013年就前瞻性地布局智电汽车新领域,集聚汽车研发、智慧交通应用和车联网等新业态。理想汽车加入后,“磁场”效应进一步加大,吸引新能源汽车三电、车身轻量化、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等细分产业项目。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从陆续制定出台惠企扶持政策,到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再到探索审批服务新模式,武进国家高新区全力打响“无微不至 高新无忧”营商品牌,构建“1+1+X”项目服务全程代办和全过程服务体系。卡尔迈耶(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增兴谈起企业迁入武进国家高新区的经历时专门提到,自己没有跑过任何一个相关部门,相关事宜全部有专人、专班服务。

  1.6万光年,FAST天眼与宇宙对线公里,复兴号高铁奔跑如飞;800公里续航,理想汽车奔向双碳时代;全国每四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来自武进国家高新区;全球每两台高端就有一台使用瑞声产品……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大国重器到尖端应用,从开放创新到产业创新,武进国家高新区用一项项科技创新重大成果向未知进军。以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为重点,武进国家高新区主动策应常州“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全面打造高新“聚能环”、发展“增长极”。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中以常州创新园成为开放“桥头堡”。作为国内首个由中以两国政府签约共建的创新示范园区,6年间,中以常州创新园建设加速推进,正致力成为中国以色列创新合作的领航者。现已集聚以色列独资及中以合作企业135家,促成中以科技合作项目37个,涵盖智能制造、生命科学、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建成了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色列江苏创新中心、中以创新汇、固立高端装备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及载体。

  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武进国家高新区持续加大对科技要素的集聚力度,今年以来,园区6家企业入围市重大科创平台培育名单,占武进区 50%;新增省“双创”项目11个(含科教城5个),占全区78.6%,创历史新高;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入选市级“专精特新”。万帮数字能源成为武进区第一家中国独角兽企业。纵慧芯光两年获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潜在独角兽企业。

  科技创新载体“蓬勃生长”。总投资68亿元的常州芯创天地项目致力于打造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校企共研、开放现代的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将落地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常州微电子学院研究生院及其他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发展,人才为要。响应市“ 龙城英才计划”,制定“ 金梧桐计划”,依托科教城院校、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等为园区企业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起从产学研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深度合作模式,为园区“4+2+1”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崭露头角。

  从项目培育、平台建设到人才招引,科创引领园区发展的效应日益凸显。构建最优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打造“滨湖科创城、智造武高新”,武进国家高新区力争在中以合作、科创走廊、产城融合、中轴枢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朝着全国30强的目标迈进。

  漫步清晨的滆湖公园,“水天一色”的湿地美景、徐徐吹过的柔软秋风,无不让人感到放松自在;从公园出发,驱车十几分钟就是星湖广场, 烟火气扑面而来。

  放大能级效应,关键在“融”。写好产城融合大文章,是园区二次创业的“必修课”。作为武进最年轻、最具活力的板块之一——武进国家高新区在扛起产业龙头重任的同时,不断探索产城融合创新实践,一幅幅“滨湖宜居宜业新城”的动人画卷次第展开。

  筑好“安心巢”,引得“金凤凰”。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打造青年之城、未来之城,需要勇于创新创造、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免除优秀人才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今年,武进国家高新区南湖家苑人才公寓和南湖家苑一期长租公寓相继投用,共增加人才公寓1400套。

  寸土寸金之地留有空间用于功能配套,得益于武进国家高新区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利用园区滆湖岸线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园区发展迅猛的节能环保产业,武进国家高新区先人一步启动低碳示范区创建,先期探索宝贵滨湖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一系列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相继出台,武进国家高新区现代滨湖新城建设迎来新机遇:地铁1号线、常宜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沿江高铁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大交通”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治理、公共绿化、城市管理等环境攻坚工程扎实推进,园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与前黄一体化规划建设进一步深化……起笔,落笔,勾画的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蓝图,落脚的是百姓的幸福生活。

  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和居民需求满足,武进国家高新区把城市更新、生态焕新、民生建新、管理革新工程写进为民办实事日程,通过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特色街区、住宅楼盘、服务业布局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健全文化惠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民生项目等,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西进、南拓、东优、中提”,大坐标、大视野、大格局,武进国家高新区未来发展蓝图起笔有力。做好规划文章。围绕“产城人”融合发展目标,全面对接“两湖”创新区、环滆湖地区规划编制,深化滨湖、高铁枢纽、南夏墅集镇等片区规划设计,进一步优化园区功能形态和空间布局。按照“东西联动、南北互融”的总体思路,协调推进前黄、礼嘉、洛阳等片区规划细化,放大科教城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拓展“高新智造”组团空间格局。

  正如清代武进诗人赵翼所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个时代的开启,势不可挡。

  海湖之光,是武进国家高新区乃至武进的产业底色和博大胸怀。围绕全市“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 、“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建设等决策部署,高标准打造“一区一城”,全方位争创“第一唯一”,争做全市智造名城主引擎,争当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高质量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高新答卷。

本站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