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论文3000字(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论文3000)

03-1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这两天写材料,熬夜多,喝这个能提神醒脑,有干劲。”孙鹏说话时,茶杯里的茉莉花叶子正随着水流翻滚散开,空气中茶香弥漫,清新爽心。

一杯茉莉花茶,一台电脑,几摞材料,是孙鹏在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简称部规划院)13楼的会议室里“闭关”进行研究工作时的标配,同事们经常能在这里看到他伏案钻研的身影。

把热爱变成擅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规划更科学、让交通更美好,是孙鹏心中的愿景。从小就对交通感到亲切的他,从学生时代选学校、选专业到毕业后选工作,把全部热爱倾注在了交通运输事业。

进入部规划院9年来,他负责和参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综合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复合型走廊研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10余项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以及规划研究工作;应用综合运输需求结构化分析技术,对交通运输行业用户进行画像、探索机理,寻找综合运输体系设施资源的科学配置方案。

城市交通规划论文3000字

“交通人的归属感很早就埋在心里”

在港口码头和港区铁路车场,车身印有“交通部石臼港务局”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这是孙鹏儿时记忆中的山东日照港。

“我是日照港集团子弟,打小就生活在港口大院里,交通人的归属感很早就埋在心里。”孙鹏回忆说,从小耳濡目染,一颗立志奉献交通的种子在他心中萌发,让他和交通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考时,他填报的志愿都是交通运输类院校和专业。2003年,孙鹏考入西南交通大学(简称西南交大)交通运输学院交通运输专业,同年考入学校实验班“茅以升班”。后来以学院总分第一的成绩保送学校研究生阶段学习,又转入硕博连读。由于接触了大量铁路、公路和城市交通规划的专业知识,孙鹏逐渐对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提升交通运输体系综合效能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行业,需要适应和满足国家战略、产业城镇、客货位移的需求。“需求是一切交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需求不是规划的唯一准则。”西南交大交通工程专业创始人高世廉教授的见解,启发了孙鹏对交通需求的思考。

孙鹏意识到,目前在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领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运量分析为重点的需求分析理论体系,但在综合交通领域,如何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横向统筹和纵向衔接等问题,仍缺乏比较成熟可靠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不能适应行业向综合交通转向的要求。顺着这一思路,孙鹏逐步将研究方向放在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各要素的协同优化方面。

自2012年进入部规划院工作以来,交通规划人敬道尚行、严谨务实、协同高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孙鹏。“向前辈和同事们学习,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爱一行,做个合格的交通人、规划人、研究者,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奉献力量,扎实向前。”孙鹏以此信念激励自己,投身科研创新。

入院后,孙鹏陆续开展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区域综合交通规划、铁路发展规划、综合运输管理制度以及物流园区规划等多领域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更有获得感的,还是交通运输需求分析和系统优化方面的工作。”他说,探求交通现象背后的逻辑,通过定量化分析为交通规划建设提供支撑,是件有趣的事。

“逻辑推演是交通需求分析工作的基本功”

综合运输通道的结构化需求分析技术是孙鹏进入部规划院以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用比较时髦的话说,综合运输通道的结构化需求分析技术就是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用户画像。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有多少人出行、多少货运输、从哪运到哪,同时针对速度、可靠性、时效性、价格等方面有怎样要求的技术,通过供需匹配和平衡指导交通设施的科学配置。”孙鹏告诉记者,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纵十横”综合运输通道分析,《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11条物流大通道分析,以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和区域通道的定量化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从2014年起,孙鹏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划》和《复合型综合运输走廊布局规划研究》等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大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主要负责需求分析并支撑通道方案的制定,在与课题组一道建立国家干线GIS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孙鹏完善了宏观尺度下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和城镇体系的多级空间耦合关系范式,提出了国家综合运输通道需求分析的技术路线并顺利实施。

“逻辑推演是需求分析工作的基本功。”孙鹏说,有时会追求一点仪式感,在纸上细细写下研究对象的交通特征演进规律和作用机理,慢慢积累下来,思路也逐渐开阔和深入。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革新发展,交通需求分析技术是否也将迎来升级?对这个问题,孙鹏有自己的答案。

“交通运输是复杂巨系统,即使是技术较为成熟的城市交通规划领域,面对城镇化、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很难对需求进行相对精准的预测,预测不准是常态。”孙鹏解释道。

当然,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维海量数据的接入,让很多难以获取的交通特征变得直接可触及,相互验证提高精准度成为可能,需求分析技术的可靠性、准确性有望大幅提升,对于规划决策支撑水平的效能会大幅提高。

孙鹏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开展广深港通道高品质规划研究工作,在交通需求和供给最为复杂的区域,开展通道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研究任务很艰巨。围绕通道交通需求特征、交通与沿线产业城市互动机理等问题,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开展,他期待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

“科研的快乐在于不断发现和反复研讨”

2014年,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随后,交通运输部把物流大通道建设列入“三重大”建设,将“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研究”分解成基础设施、运输组织、通行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等多个专题。

部规划院综合运输研究所承担了基础设施专题研究任务,常备研究小组人员超过10人,参与技术方案讨论的研究人员达到了“半所”之多,孙鹏是其中的主力之一。

“回想起在院1311办公室集中工作的那段时光,越发觉得科研的快乐在于不断发现、论证和反复研讨,直到发现变成规律、理论指导实践,那时走廊里回荡的大多是课题组的讨论声,听上去就让人安心。”孙鹏说,经过9个月的集中攻关,课题组依托GIS数据基础,在区段货运量形成机理和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试验,得出“我国干线陆路交通网络总体上以30%的线路完成了70%的货运周转量”的基本规律,建立了物流大通道规划技术体系,形成了11条物流大通道的规划布局方案。

在部规划院首席研究员、孙鹏的青年科技英才导师陈璟看来,交通需求分析要和大量数据打交道,要准确客观,要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做很多繁杂细碎的工作,从看似分散枯燥的各类数据中甄别寻找规律,这需要科研人员具备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素养。“孙鹏就是这样,他最可贵的一点是肯于钻研勇于创新,坐得住冷板凳,这很难得。保持好奇,在项目研究中勇于尝试一些新思路、手段、模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也是他突出的特点。”

“有困难找‘鹏哥’。交给他的任务,都能优质完成。”同事靳廉洁告诉记者,做事认真、性格随和的孙鹏,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鹏哥”。

进入部规划院以来,孙鹏涉足了综合运输研究所大部分技术领域,参与了很多新技术领域的开拓,面对一个个充满挑战的新课题、新项目,孙鹏都能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向前辈多请教思路、多专业人才通力合作、舍得投入时间,和尝试新手段提升效率、多方借智多讨论——这是他总结的经验法宝。9年来,他主持和参与指令性、合同性规划、咨询和研究类课题数十项,获得社会科技奖励10次,发表论文、文章十余篇,并在2020年被评为交通运输部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将对交通和科研的热爱变成擅长——枯燥的研究工作,在孙鹏眼中却是生动多彩,他用热爱和勤奋之笔,绘就了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经纬画卷。

本文来自【中国交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