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项目 > 行业新闻

饶阳泰华教育园区规划(衡水泰华老板简历)

04-12

饶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饶阳泰华教育园区规划,与保定、沧州两市交界,是雄安新区“卫星城”,是衡水进出北京的“北大门”、“桥头堡”,距北京直线距离150公里,距雄安新区直线距离50公里,是一方历史底蕴深厚、充满发展生机的热土。全县辖4镇3乡1个经济开发区,197个行政村,总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总人口30万,是一个传统农业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全县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六句话饶阳泰华教育园区规划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饶阳自西汉高祖年间设县,距今已有2200余年,因地处饶河之阳而得名。饶阳县位于燕赵文化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诗经》释者、西汉大儒毛苌、后魏“儒宗”刘献之等文化名人。历史上先后出现了4位宰相(隋朝李德林、唐朝李义府、后晋李崧、北宋李昉)和17位进士,北宋名相李昉最具代表性,主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三部巨著,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饶阳民间文化丰厚,历史上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如“窦尔墩偷驴”“饶阳三桥”“铡美案与陈世美”等,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3000多名优秀饶阳儿女为祖国英勇献身。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耿长锁、宋欣茹等英模人物,耿长锁带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作社,被誉为“社会主义之花”,他也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饶阳县于2013年建立了耿长锁展览馆,以耿长锁为主人公的电视剧《金色大地》已完成拍摄,正准备在央视播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宋欣茹,先后三次获国家金质奖章、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近年来,饶阳又走出了张曙光、赵海峰、孙春兰等政界领导人和蓝天野、葛存壮等著名表演艺术家。2015年4月,带领群众致富的西沿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大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生态优美,绿色怡人。饶阳县境内田成方、林成网、树成荫,景色秀美,素有华北平原“天然氧吧”的美誉。全县林地面积3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9.6%,58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林网化,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饶阳县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43万亩,形成了“绿色蔬菜千顷,果香飘播百里”的美丽田园风光。近年来,饶阳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方略,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最大的优势、看家的本钱、重要的生产力,全力争创“河北省十大生态县”,探索出了绿色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产业共赢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成绿色的GDP。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饶阳县依托生态资源,将种苗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循环等涉农产业化项目作为重点,仅2017年就引进了农业产业化项目21个,占全县产业化项目总数的70%,充分释放了绿色生态资源的价值,使全县走上了“绿色发展的快车道”。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县按照“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的理念,严把项目准入关,大力发展绿色高新技术产业,对高能耗、有污染的项目,一律拒之门外,做到既加快发展,又把住绿色门槛,保持了饶阳大地天蓝水净、绿满沃野的优美自然风貌。

现代农业,特色突出。立足农业大县实际,饶阳县积极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塑品牌,农业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得到许勤、张庆伟、赵勇、沈小平等领导的肯定,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县”、“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全国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河北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工作推进中,成功打造了三张靓丽名片。一是“中国蔬菜之乡”。全县蔬菜播种面积4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34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40万吨,产值21亿元,实现了“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个棚”目标,被誉为“京南第一大菜园”。群众种植热情高涨,设施蔬菜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每年以2万亩以上的速度递增。大尹村镇的吕汉、南北岩、北北岩等村是全省最大、最集中的棚室瓜菜生产村,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卖完两棚瓜,小车开回家;一户三棚菜,小楼都能盖”,成为广大群众通过发展果蔬产业走上富裕道路的真实写照。二是“中国设施葡萄之乡”。饶阳县从2008年开始大力发展设施葡萄,目前全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形成了尹村镇、合方区两个万亩设施葡萄基地,15个千亩大方,年产各类鲜食葡萄30万吨,产值30亿元,带动群众增收近6.4亿元,每个农民群众每年可从葡萄产业中获益2800余元。饶阳设施葡萄在全国形成“四个之最”:规模最大,全县设施葡萄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葡萄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设施葡萄之乡”,被河北省林业厅评为“河北省果品生产先进县”;品质最优,设施葡萄生产全部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操作,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设施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成熟最早,筛选培育了优质早熟品种“夏黑”,极早熟品种“绯红”、迟熟品种“红地球”等40多个品种,利用多膜覆盖等技术,一些品种上市时间提前到3月中旬,上市时间从50天左右延长到200多天,初步实现了全年均衡化上市;效益最高,平均亩产6000斤,亩效益达7—8万元,个别种植能手能达到亩产万余斤,亩效益能达到10万元以上。三是“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之乡”。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里满、五公、同岳、留楚4个毛皮动物集中养殖区域,打造了小堤、曹庄、东尹村等50多个养殖重点村,全县共有特种养殖场(区)450余个,貂狐貉存栏达40万只。

虽然全县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只是优于量,在质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推进全县农业提档升级,我们大胆开拓创新,聘请中国旅游设计院,将饶阳全域作为国家农业公园创建主体,进行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努力打造全省首个全县域国家农业公园。下一步,我县将着力发展“七型农业”,打造全国现代农业强县。一是园区农业。按照“农业里长出工业来、衍伸出商业来”的思路,加快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第六产业”。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三区同建”,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设综合管理服务区、核心示范区、高科技育苗区、设施园艺区、种植农业区、生态养殖区、农业产业化项目区、休闲观光及民俗接待区等八大功能分区,其中总面积15平方公里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区也是园区的核心启动区,集聚了众悦、绿科等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是全市独一无二、全省屈指可数的农业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同时,我们正在着力建设全县域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项目初期规划已经完成。二是规模农业。围绕“一园五带”产业格局,推进特色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一园”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集中摆放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示范区。“五带”即正港线、东九线、肃临线、大广高速、京九铁路五条产业带。通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以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为翘板,引导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推进特色产业向“一园五带”集聚,变分散种植为连片发展,既提升了产业整体形象和规模经营效益,又规避了市场风险。近年来,培育壮大了兴地、冠志等20家流转面积3000亩以上的经营典型,注册家庭农场458家。三是智慧农业。抢抓被确定为全省“智慧农业”试点机遇,大力开展“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以“智能控制、质量追溯、远程服务”为主要内容,在10个规模经营典型率先引进推广了智能棚室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产品质量追溯等技术,实现了将物联网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产业效益,保障了产品质量。全县绿色、有机产品面积已达到2万亩。四是循环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循环农业作为终极目标,确立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要求。一控,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种植结构调整、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还林还湿等节水工程20万亩,结合南水北调水厂和石津干渠地表水引进工程建设,极大的减少了地下水开采。两减,即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引导农户严格按照绿色有机操作规程生产,严格控制生产投入品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三基本,即农业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和生物质能源,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五是品牌农业。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蔬菜行业发展联合总社,将县内果蔬行业自有商标进行集中整合规范,建立了集体商标和地理标识使用规则,形成了区域品牌、地理标识、企业品牌三级品牌构架,以叫响“饶阳蔬菜”大品牌,带动提高二三级品牌竞争力。目前,“饶阳甜瓜”、“饶阳葡萄”成功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晶莹、固康、饶康等13个品牌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和衡水市知名商标,“饶阳果蔬”在京津市场占有率达到10%。六是节会农业。坚持“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先后举办了中国·饶阳蔬菜葡萄节、饶阳县番茄大会,中国北方秋冬季选种大会,国内外众多知名学者、业内人士和投资客商齐聚饶阳,开展产业观摩、学术研讨、招商推介、项目签约等一系列活动,显著提升了饶阳果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丰富节会内涵、扩大参与范围、活跃互动形式,努力把饶阳打造成为展示农业优势、促进招商合的魅力城市。七是休闲农业。依托饶阳农业资源禀赋,打造“全县域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游目的地”为思路,启动了全县域国家农业公园建设,推进“农业+旅游”、“文化+旅游”。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三大核心功能区、六条景观廊道和30多个精品旅游景点建设,下一步, 将全力谋划打造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农业体验公园、风俗特色村、农家风情院,力争用一到两年时间,打造好涵盖乡村休闲和农业旅游的升级版现代农业。

县城建设,加速推进。饶阳县城建设起步晚、原有面积小、基础设施不完善,近年来,我县按照产城教融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确立了“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聘请北京世纪中天规划设计公司、衡水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修编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将县城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18平方公里拓展到48平方公里,构建了“一城三区”的产城融合互动发展格局。“一城三区”,即以京九铁路和大广高速为界,自东向西分别为旧城居住区、新城功能区和西城工业区,形成分工不同、互为补充的格局。同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真正实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2017年10月份,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

旧城区以居住和商贸为主,重点实施主街道、棚户区、城中村三大改造。主街道改造突出“靓”,完成了六条街道的改造提升,实施了内嵌式停车位、商户门窗改造、管线管网入地、绿化亮化提升等工程,全面打造“五横五纵”。(五横:健康路、人民路、希望路、平安路、人和路;五纵:振兴街、喜奥大街、繁荣街、富强街、博陵大街)8条示范街和样板路。棚户区改造突出“快”,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县城破旧区域改造工作,改造棚户区2000余户,实现了集中供热、供水全覆盖。城中村改造突出“稳”,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重点推进14个城中村改造,提高城镇化质量,让村民过上盼望已久的城市生活。为进一步提升县城管理水平,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县城保洁工作,极大的提高了保洁质量,塑造了干净、整洁的县城形象。

新城区以发展商务、办公、金融、文化、科研和绿色低碳产业为主,突出“文化、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了综合服务、生态文化、教育园区和绿色产业四个片区。在综合服务片区上,以发展商务、办公、金融、科研为主,建设公园广场、休闲健身、医疗康养、餐饮购物、高档住宅等服务设施,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医疗、健身、居住等生活需要。先后实施了文化广场、寄宿制中学、新中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规划展馆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既弥补了老城区功能缺失现状,又实现了新城区与工业园区的缓冲过度、功能共享和有机融合。教育园区片区上,规划占地1600亩,主要包括泰华教育园区、一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所职教中心及预留发展区。其中,泰华教育园区占地1000亩,中学占地130亩,投资8500万元,小学占地110亩,投资6000万元,职教中心占地100亩,投资3000万元。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全县初中教育、职业培训等教育资源在园区集中,打造设施完备、分区合理的教育园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目前,寄宿制中学已投入使用,泰华教育园区9月份建成。绿色产业片区,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主,严把项目准入关口,重点引进商贸物流和食品加工项目,打造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聚集区。目前,永鼎、振兴等食品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上海国电农电商物流园签约落地,中冷冷链物流基本完成建设。全部建成后,冷鲜农产品存储量可达到12万吨,我县将成为华北地区重要冷链物流枢纽。生态文化片区,依托生态农业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综合型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今年,我们将全力启动饶邑文化产业园、贵澳旅游小镇建设。

西城区以发展工业产业为主,定位为京津产业转移承载区和传统产业聚集发展区。园区以纵三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定位为京津产业转移承载区,目前已收储土地6000余亩,重点引进京津地区转移外迁项目,目前已有中核建鹰沙集团、河北建德集成建筑、中饶圣泰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西部为传统产业聚集发展区,重点围绕我县机械装备、铁路配件等特色产业,引进了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建立了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全面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饶阳泰华教育园区规划(衡水泰华老板简历)

工业发展,方兴未艾。饶阳县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众多小型手工业及家庭作坊,曾盛极一时。八九十年代,国营工业迅速发展,饶阳县棉纺厂等企业建成投产,国营企业高峰时期达到18家,职工4000多人。随着国企改制及市场经济发展,传统产业逐渐衰落。近年来,饶阳县大力实施“项目主导”战略,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全力推进开放招商、全民创业,按照引进新的、打造强的、提升旧的、淘汰差的,确立了以农产品深加工、五金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主导产业体系。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在开发区内高标准规划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了一批京津项目。同时,把“内培”放在与“外引”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小巨人”工程,每个产业筛选5-8家成长型企业,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管理改造,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县培育出了上好佳喜奥、河北冀胜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对鞭炮、镀锌等夕阳产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整改,对没有能力整改和整改不达标的,进行关停取缔或强制退出,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

文化产业,声名远扬。饶阳人民心灵手巧,创造力丰富,民族乐器、内画、铜雕、骨雕、景泰蓝等手工艺历史悠久、世代传承,文化企业摊点达到120多家。饶阳是北方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民族乐器生产始于1985年,原官厅乡创办集体企业——北方民族乐器厂,由北京星海民族乐器厂选派官亭镇后铺村张祥云任技术厂长,民族乐器产业逐年壮大。目前,全县拥有民族乐器生产企业40多家,主要生产弹拨、拉弦、打击3大系列3、00多个品种,扬琴、二胡、京胡等产品远销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扬琴和二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0%和24%,被中国音协命名为“扬琴研制中心”、“二胡科研基地”,“成乐”牌扬琴多次在维也纳金色演奏大厅演绎,屡获国际国内荣誉。饶阳是全国内画产品主产区,内画工艺品生产始于明末,自1986年成立全国首家内画水晶球生产厂家--玉美工艺品厂以来,先后涌现出了王立夫、刘子义、王纪馈、索振海等一批内画大师,衡水内画艺人80%为饶阳人。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共有内画企业及画坊40多个,内画专业村10多个,画工达3万人,并首创了水晶球、佛珠、屏风、花瓶、笔筒等内画新产品,内画作品曾作为国品赠送外宾。饶阳是全国最大的青铜雕塑基地,华日青铜文化产业园是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定点铸铜基地、清华美院学生创业实习基地、轻化工美艺术品制作基地,该公司承接的大型雕塑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如高度最高的青铜鼎《世纪宝鼎》、体积最大的人物塑像《智慧之光——爱因斯坦》、直径最大的球形雕塑《紫金山国家矿业公园雕塑》,特别是2008年为北京奥运中心民族大道精心雕铸的《民族之花》艺术铜雕,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近年来,饶阳县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狠抓转型升级,通过战略重组、强强联合和技术改造等方式,打造了民族乐器产业园、华星内画产业园等几个规模大、带动力强的聚集区。特别是谋划建设了饶邑文化产业园,打造前店后厂模式,将其建设成全县文化产业展示区、销售区、多功能复合的文化产业基地。引进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中国网库,在我县建设民族乐器电子商务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3年销售10亿台目标。同时,启动建设了“三园一馆一小院”(华日青铜文化产业园、北方民族乐器园、华星内画艺术创意园和耿长锁纪念馆,刘晖民俗文化产业小院),将饶阳县的文化优势进一步放大。河北梆子《耿长锁》在省艺术中心公演,进一步叫响了“红色老区、绿色饶阳”的文化标识。饶阳县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入选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省前十、全市第一,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推动饶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饶阳泰华教育园区规划(衡水泰华老板简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本站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告知,站长会立即处理,联系方式见网站底部。